当前位置:[ 网站导航 ] 首页 > 养生堂视频 >

20251019养生堂视频和笔记:刘震,胃食管反流,香橼陈杞排骨汤

发布时间:2025-10-27 10:53:16 作者:百年养生网 出处:百年养生网

所在栏目:养生堂视频 养生堂2025视频全集

本页提供2025年10月19日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节目请到的嘉宾是刘震。主题是《仲秋养胃正当时》。主要介绍胃食管反流也分级,香橼陈杞排骨汤的制作方法等相关内容。百年养生网提供视频全集的在线观看和主要内容介绍(节目要点笔记)。

不知道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遭遇过这样的场景: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吃完晚饭惬意地往沙发上一躺,正打算放松放松,突然胸口处传来一阵火辣辣的疼痛,紧接着便是酸水不断上泛,甚至有时酸水还会呛到嗓子,疼得人直皱眉头……其实,这就是典型的胃食管反流症状。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胃食管反流并不重视,压根不把它当回事儿,更不觉得这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但实际上,胃食管反流绝非小问题,如果对其不及时干预、任由其发展,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比如咽炎、哮喘,病情严重的话甚至有致癌的风险。所以,反流可不是“小毛病”,尤其是40岁以后的人群,更要多留意自己的身体状况。

详解血瘀体质:血瘀体质的表现症状,自测题,怎么调理,食疗药膳

那到底什么是胃食管反流呢?我们都知道,胃里有胃酸,它的主要作用是帮助消化食物。而胃和食管之间存在一个类似“阀门”的结构,正常情况下,这个“阀门”会紧密闭合,防止胃酸反流。可一旦这个“阀门”变松了,胃酸就会不受控制地往上窜,刺激食管,让人感觉食管疼痛难忍,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反流。

相关数据显示,在每100个人里,就有7- 8个人患有胃食管反流。其中,40-60岁的中老年人最为常见,而且女性患者比男性要多。从中医角度来看,女性更容易出现气滞、血瘀的情况,这会导致食管的“保护屏障”受损,从而使得反酸烧心的症状频繁找上门来。

早期胃食管反流的症状往往并不严重,很多人可能只是偶尔感觉有点不舒服,就容易忽视它。但如果一直拖延不治疗,就会引发一连串的问题。比如频繁的反酸、烧心、呛嗓子,还可能诱发反流性咽炎、咳嗽,甚至哮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王波:长高贴敷方的配方与用法,功效与禁忌,长高,命门穴,生长激素

胃食管反流的分级

图:胃食管反流的分级

胃食管反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是有分级的。要是食管黏膜一直被胃酸侵蚀,就会慢慢出现破损。医学上按照食管黏膜的破损程度将其分为四级:A级属于轻微破损,破损处没有连成片,而且最长不超过5毫米;B级时,破损长度超过5毫米,不过仍然没有连成片;C级则是破损已经连成片了,但面积没有超过食管一圈的75%;D级最为严重,破损连成片且面积超过食管一圈的75%,这时候就很容易引发癌症,所以千万不能大意,一定要及时就医治疗。

林洪生:沙参玉竹麦冬汤的功效与作用,做法,润肺,清肺,防肿瘤

值得一提的是,秋天是胃食管反流的高发季节,一到秋天,患胃食管反流的人就会明显增多,这主要是下面这两个因素在“捣乱”。

首先,生闷气、压力大,会让食管“受委屈”。中医里讲“气不顺则胃不安”,如果一个人总是生气,肝气就会“堵”住,进而连累脾胃,导致脾胃消化功能变慢。胃气无法正常下行,只能往上冲,反酸的症状就出现了。而且,这种情况还可能会影响肺气的宣泄,导致咳嗽、哮喘等症状。此外,心和肺都位于上焦,如果气滞情况严重,还会引发胸痛、心绞痛等问题。

其次,“秋膘”没贴对,脾胃也会扛不住。秋天天气转凉,人体的气血运行也会跟着变慢,就好像水管在冬天水流会变缓一样,这容易导致气机不畅。此时,不少人习惯“贴秋膘”,爱吃一些炖肉、油腻的食物来补身体。但这样一来,会大大加重脾胃的运化负担,进一步阻滞气机。再加上天冷后人们不爱出门活动,长时间久坐不动,食物在胃里堆积,无法正常消化,胃气只能往上窜,反流的情况自然就会加重。

不过大家也不用过于担心,这里有三款药膳和一组穴位按摩方法,对于缓解反流症状非常实用。专家团队针对肝郁气滞以及痰湿导致的反酸,带来了一些日常调理方,帮助我们从源头上来调理脏腑功能。

如果是肝郁气滞导致的反流,中医认为,肝郁气滞会影响脾胃功能,导致中焦气机上逆,从而引发反酸、烧心、嗳气等症状,患者一般还会伴有情绪急躁、胸胁胀满等表现。专家还带来了一味药食同源的果实——香橼,它被称为“舒郁黄金果”,同时具有疏肝、健脾、和胃的功效,而且一果多用,既可以泡茶,又可以炖肉、煮粥,最适合这个季节用来调理胃气。

这里给大家介绍两款适合肝郁气滞型反流的食疗方。第一款是香橼陈杞排骨汤,要是平时容易感觉累、没力气,或者总是口干、手脚心发热(阴虚)的人,秋天可以炖这个汤喝,它既能疏肝理气,又能补脾胃。具体食材为:香橼9克、陈皮15克、枸杞子15克、山药2根、生姜3片、排骨300克。这道汤具有疏肝理气解郁、健脾化痰、益胃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适合气虚和阴虚的患者在秋冬季节日常调补。不过,如果有口干、手脚心热、胃脘灼热等情况的人,要尽量少喝。第二款是佛手香橼花茶,要是反酸时还觉得胸口闷、两侧肋骨胀疼,泡杯花茶喝就很管用。具体食材为:香橼干片5g、佛手3g、玫瑰花2g、陈皮2g,用85℃热水冲泡,焖10分钟即可。佛手能够疏肝行气、宽中化痰,佛手加上玫瑰同煮,或者是放入日常喝的茶、粥中,能缓解气机郁结、消化不好的情况。但要注意,脾胃特别虚、容易拉肚子,或者阴虚口干的人慎用。

如果是痰湿交阻导致的反流,痰湿堵在脾胃里,会导致痰浊上泛、胃气上逆,从而引发吐酸。典型症状有反酸、咽部有异物感(如梅核气)、嗳气及胸胁部位感到不适等。这些症状说到底,都是因为脾胃运化失常,排不出湿气,痰湿堵着往上窜导致的。针对这种情况,推荐大家喝浙贝母蚕豆老鸭汤,这碗汤能帮着健脾益气、化痰除湿,疏肝行气和胃。具体食材为:浙贝母20克,蚕豆50克,茯苓10克,老鸭1只。做法是先将浙贝母洗净,蚕豆泡软,老鸭飞水备用,然后在锅中加水500毫升,放入浙贝母、蚕豆、老鸭一起煲制,直到鸭子软烂即可。不过,脾胃虚寒、对蚕豆过敏,或者有溶血性贫血、慢性结肠炎的人要慎用。

除了食疗,还可以通过按耳穴来止酸。耳朵上有专门调节胃酸的反射区,用王不留行籽贴在上面按压,方法简单又有效。常用的耳穴有胃、肝、交感反射区,它们可以调节胃肠功能,抑制胃酸分泌;还有神门穴,能镇静安神,缓解焦虑诱发的反流。操作方法是把王不留行籽贴在穴位上,每天按3 - 5次,每次按1分钟,左右耳交替贴,按的时候有点酸胀感就行,别太用力。

https://item.btime.com/20gb0ofv2m8uluipsniqd91vn2h

20251019养生堂视频和笔记:刘震,胃食管反流,香橼陈杞排骨汤

全站最热

  • [腹部疾病] 拉肚子拉水

    很多人都会遇到拉肚子拉水的情况,特别是在大吃一顿或者是感冒的情况下。关于拉肚子拉水,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饮食问题,或者是因为肠胃问题。本页包...

  • [杨奕] 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

    本页提供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包括完整目录、共计6大章,66个小节的详细内容。涉及到全身的各个反射区,以及自然疗法、反射区疗法、食疗等。另外...

  • [穴位] 耳穴的名称,部位与主治

    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规律,耳穴在耳郭的分布犹如一个倒置在子宫内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其分布的规律是,与面颊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

  • [健康自测] 手掌发黄是怎么回事

    手掌发黄,一般是血管内血液不充盈或是皮肤营养不良的表现,这种情况通常是慢性病的征兆,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贫血、慢性结肠炎等。但手掌发黄同样...

  • [健康图库] 人体淋巴分布图图片

    这是关于人体淋巴分布图的图片,图片所在的文章是:20120910天天养生视频和笔记:何裕民讲淋巴瘤,癌,重压出的淋巴癌,图片尺寸390x378像素,格式是JPG...

文章评论

深度资讯月榜

随机深度资讯

  • 官方微信公众号
在任何搜索引擎中搜索一下“ 百年养生网 ”即可快速到达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