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第48页
中医养生,列表第 48页,本栏目包括中医养生视频,中医养生讲座等内容,关注道家养生,体质养生,五脏养生,中药养生,辟谷养生,经络养生,引导养生功等传统养生智慧。
栏目热点链接:中医体质养生 中医五脏养生 中医食疗养生 中医经络养生 道家养生 中医养生视频 时辰与养生 辟谷养生 养生专家
中医养生是指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提前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各种方法。中医养生继承了传统中医学的理论和古代哲学思想的精华,以“天人相应”和“形神合一”的整体观为出发点,主张从综合分析的角度去看待生命和生命活动。养生方法以保持生命活动的动静互涵,平衡协调为基本准则。主张“正气为本”,提倡“预防为主”,强调辨证思想,要求人们用持之以恒的精神,自觉地、正确地运用养生保健的知识和方法。通过自养自疗,提高身体素质和抗衰防病的能力,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通常情况下,饮食养生目的在于通过合理而适度地补充营养,以补益精气,并通过饮食调配,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颇,从而增进机体健康、抗衰延寿。由于饮食为人所必需,而饮食不当,又最易影响健康,故食养是中医养生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灸、按摩是祖国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医养生学中的重要保健措施和方法。利用针、灸、按摩进行保健强身,是中医养生法的特色之一。
中医养生保健的方法很多,但是一定要根据自己各方面的情况,合理选择。选定之后,就要专一、精练,切忌见异思迁,朝秦暮楚。
本栏目包括中医养生视频,中医养生讲座等内容,关注道家养生,体质养生,五脏养生,中药养生,辟谷养生,经络养生,引导养生功等养生智慧。
子栏目:中医体质养生 | 安神 | 护心 | 食疗 | 肾阴虚 | 排毒 | 穴位 | 经络 | 古代医书 | 湿气 | 肾阳虚 | 补气 | 拔罐 | 香囊 | 润肺 | 解毒 | 肝火 | 滋阴 | 刮痧 | 养肝 | 焦虑 | 心火 | 长寿 | 补肾 | 脾胃 | 健脾 | 衰老 | 祛湿 | 脾虚 | 气血 |
[中医养生]最热资讯
全站最热
- [腹部疾病] 拉肚子拉水
很多人都会遇到拉肚子拉水的情况,特别是在大吃一顿或者是感冒的情况下。关于拉肚子拉水,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饮食问题,或者是因为肠胃问题。本页包...
- [杨奕] 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
本页提供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包括完整目录、共计6大章,66个小节的详细内容。涉及到全身的各个反射区,以及自然疗法、反射区疗法、食疗等。另外...
- [穴位] 耳穴的名称,部位与主治
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规律,耳穴在耳郭的分布犹如一个倒置在子宫内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其分布的规律是,与面颊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
- [健康自测] 手掌发黄是怎么回事
手掌发黄,一般是血管内血液不充盈或是皮肤营养不良的表现,这种情况通常是慢性病的征兆,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贫血、慢性结肠炎等。但手掌发黄同样...
- [健康图库] 人体淋巴分布图图片
这是关于人体淋巴分布图的图片,图片所在的文章是:20120910天天养生视频和笔记:何裕民讲淋巴瘤,癌,重压出的淋巴癌,图片尺寸390x378像素,格式是JPG...
中医养生最新资讯
-
中医针灸调治黄褐斑
针灸为面部长有黄褐斑,整天被面部黄褐斑或黑色斑片色素沉着所困扰的女性朋友们写一篇调治养生的小文章吧。爱美是女人的天性,成年女性有谁愿意自己的脸上总是晦暗无泽又斑痕累累的呢?但总是事与愿违。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中青年女性,某一天突然发现自己的面颊...
全文阅读06-10栏目:【针灸】核心内容: 黄褐斑 相关内容: 针灸 中医针灸
-
穴位按摩除糖尿病
穴位糖尿病是一种有遗传倾向的、内分泌失常的慢性代谢性疾。主要表现为血糖升高和糖尿。临床上典型病例出现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少(“三多一少”)的症状。本病相当于中医“消渴”。...
全文阅读06-18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糖尿病 相关内容: 穴位按摩 穴位 按摩 糖
-
穴位按摩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穴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甲状腺过多地分泌甲状腺激素而引起的。本病多见于女性,男女得病之比为1∶4,各种年龄均可发病,但以中青年发病者最多。甲亢的主要临床症状有甲状腺肿大、食欲亢进、体重减轻、心动过速、情绪容易激动、怕热、出汗、手抖、...
全文阅读06-17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相关内容: 穴位按摩 穴位 状腺功能亢进症 按摩 甲状腺 甲状腺功能亢进
-
穴位按摩除尿石症
穴位尿石症是泌尿系统各部位结石病的总称,是泌尿系统的常见。根据结石所在部位的不同,分为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本病的形成与环境因素、全身性病变、泌尿系统疾病有密切关系。其典型临床表现可见腰腹绞痛、血尿,或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
全文阅读06-16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尿石症 相关内容: 穴位按摩 穴位 按摩
-
穴位按摩除慢性肝炎
穴位慢性肝炎是常见的慢性肝脏疾患。慢性肝炎是指由肝炎病毒所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性传染病,病程达6个月以上。其主要临床症状有食欲不振、全身疲乏无力、肝区或右上腹胀痛、排便习惯改变、腹胀、腹泻、低热、失眠、体力明显下降、可有肝掌及蜘蛛痣等。如治疗不及...
全文阅读06-15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慢性肝炎 相关内容: 肝炎 穴位按摩 穴位 按摩
-
穴位按摩除胆囊炎和胆石症
穴位胆囊炎和胆石症是常见的胆囊疾病,两者常相互伴发,互为因果。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有许多相同处。症状主要是上腹部或右上腹持续性疼痛,严重时可有绞痛,同时伴有右上腹的闷胀不适,或有右肩胛区疼痛、泛酸、嗳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其发病与细菌感染...
全文阅读06-14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胆石症 胆囊炎 相关内容: 穴位按摩 穴位 按摩 胆囊
-
穴位按摩除肠易激综合征
穴位肠易激综合征是常见的肠道(大肠或小肠)功能性疾病,是由肠道运动与分泌功能异常所引起。其特点是肠道无结构上的缺陷,但肠道对刺激有过度的反应或反常的现象。主要表现为腹痛、便秘、腹泻或交替性腹泻与便秘、黏液性大便等。肠易激综合征多在中年发病,以女...
全文阅读06-13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肠易激综合征 相关内容: 穴位按摩 穴位 按摩
-
穴位按摩除便秘
穴位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粪便干燥艰涩难解的一种病症。便秘多数属于单纯性便秘,为肠道功能性紊乱。中医认为,便秘与嗜食辛辣厚味、情志不畅、病后产后、年老体迈、气血不足等因素有关。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单纯性便秘(亦称功能性便...
全文阅读06-12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便秘 相关内容: 穴位按摩 穴位 按摩
-
穴位按摩除腹泻
穴位腹泻,又称泄泻,是多种疾病的一种常见症状。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多由细菌感染和胃肠功能障碍所致,最常见于急、慢性肠炎。中医认为腹泻的主要病变在脾胃与大小肠,其致病原因可分为外因和内因两大类。外因可由寒、湿、暑、热等及饮食不节、过分肥甘,影响脾的运...
全文阅读06-11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腹泻 相关内容: 穴位按摩 穴位 按摩
-
穴位按摩除胃下垂
穴位胃下垂是指因胃壁肌肉无力,使全胃部低于正常的解剖位置。本病多见于体型瘦长的人,常伴有其他内脏下垂,如肾下垂、子宫下垂等。多数患者有食欲不振、恶心、嗳气、胃痛(无规律性)、腹胀(进食后更明显,平卧后可减轻)等。患者可伴有全身乏力、心慌、腹泻或...
全文阅读06-10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胃下垂 相关内容: 穴位按摩 穴位 按摩
-
穴位按摩除胃脘痛
穴位胃脘痛是以上腹部疼痛为主症的消化道疾病,也是老年人临床常见的一个症状。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症的发生多因化学、物理刺激及细菌、病毒等因素引起胃壁的炎性反应,也包括胃及十二指溃疡等。中医学认为,寒邪犯胃,过食生冷,寒积于中,阳气被遏;或饮食不节,中...
全文阅读06-09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胃脘痛 相关内容: 穴位按摩 穴位 按摩
-
穴位按摩除呃逆
穴位呃逆,俗称打嗝,是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的一种症状。呃逆可由于在进食过程中食用过冷或过热食物,或过度紧张兴奋,或突然受凉,或吸入冷空气都会发生呃逆现象,这种呃逆无迁延性,可自愈,不用特殊治疗。呃逆也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如脑...
全文阅读06-08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呃逆 相关内容: 穴位按摩 穴位 按摩
-
中医针灸防治脑中风
针灸在临床上,针灸治疗中风与西医有着本质的不同,这首先体现在临床资料的采集上面,西医偏重于影像、理化检查如脑CT、血流变、中风预测、脑血流图、腰穿及各种常规检查,以此来确定治疗方案;针灸临床则首先要追问病人的发病原因如发病前是否有情志不舒、精神紧...
全文阅读06-09栏目:【针灸】核心内容: 脑中风 相关内容: 针灸 中风 中医针灸
-
中医针灸调治肥胖
针灸放假期间,走亲访友,朋友聚会,大家问的最多的是针灸减肥的相关问题。比如,针灸能否有效的减肥?具体疗效如何?有无禁忌证?会不会反弹?针灸减肥的机理是什么?面对越来越多的肥胖朋友,有必要写一篇针灸减肥的科普文章,帮助肥胖患者用科学的眼光来正确认...
全文阅读11-03栏目:【针灸】核心内容: 肥胖 健脾化湿茶 相关内容: 针灸 中医针灸
-
中医针灸防治膝关节痛
针灸伴随着寒冬的到来,膝关节痛的病人又开始多了起来。膝关节痛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冬至前后都是膝关节痛的高发季节,尤其中老年慢性膝关节痛病人,冬季稍不注意让膝关节受寒着凉就会出现膝痛,且时好时坏,不容易治愈,所以民间对这类病人俗称“老寒腿”。...
全文阅读06-06栏目:【针灸】核心内容: 膝关节痛 相关内容: 针灸 关节痛 膝关节 中医针灸 关节
-
中医针灸防治面瘫
针灸每年冬至过后,尤其大寒、小寒节气,正值数九寒冬,天气因骤然变得寒冷,各大医院面瘫患者比平时明显增加了不少,尤其那些生活工作紧张,饮食不规律的中青年,自恃身体健壮,对冬天风寒侵袭防范不够,头上有汗,冷风一吹,不知不觉口眼歪斜的面瘫就得上了,其...
全文阅读06-05栏目:【针灸】核心内容: 面瘫 相关内容: 针灸 中医针灸
-
中医针灸防治过敏性鼻炎
针灸入冬以来,一些人稍微遇到寒凉空气的刺激就会突然发生鼻痒、流鼻涕、打喷嚏、眼睛痒、耳朵痒等症状,尤其打喷嚏一连串打上十多个,打得头脑昏沉,眼睛冒金花,耳朵嗡嗡响,眼泪鼻涕往下流,严重时还出现呼吸气急,胸闷憋气。...
全文阅读10-28栏目:【针灸】核心内容: 特禀体质 过敏性鼻炎 相关内容: 针灸 过敏 鼻炎 中医针灸
-
中医针灸防治感冒
针灸人的一生,轻重感冒很难避免,也数不清。感冒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之广,个体重复发病率之高,是其他任何疾病都无法与之相比的。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不同性别男女老幼,都可能在不同时令出现不同症状的感冒,总的来说还是以冬春两季更为多见。...
全文阅读06-03栏目:【针灸】核心内容: 感冒 相关内容: 针灸 中医针灸
-
穴位按摩除神经性呕吐
穴位神经性呕吐患者多见于女性,发病常与精神因素有关,并伴有其他神经官能症状。典型患者表现为食后即吐,多数患者有较长时间的食后呕吐史,个别严重者可引起脱水、消瘦和营养不良。...
全文阅读06-07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神经性呕吐 相关内容: 穴位按摩 呕吐 穴位 按摩
-
中医针灸调治痛经
针灸痛经,又称经行腹痛,是指妇女在行经前后或经期出现小腹或腰骶部明显疼痛,甚至发生疼痛性昏厥,并随月经周期而发作的一种病症。本病以月经初潮后几年的青年为多见。西医将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全文阅读06-02栏目:【针灸】核心内容: 痛经 相关内容: 针灸 中医针灸
-
中医针灸调治慢性盆腔炎
针灸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小腹部盆腔内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炎症,包括子宫、卵巢、输卵管的炎症,病变范围较广,可局限于某一部位,也可几个部位同时发生,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
全文阅读06-01栏目:【针灸】核心内容: 慢性盆腔炎 相关内容: 针灸 盆腔炎 中医针灸
-
中医针灸调治女性更年期综合征
针灸据临床病例资料统计,体力劳动或社会地位、知识层次较低的女性患更年期综合征的较少;生活富裕、条件优越、社会地位或知识层次较高的女性出现更年期症状较明显,持续时间较长。...
全文阅读05-31栏目:【针灸】核心内容: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 相关内容: 针灸 更年期综合征 更年期 女性更年期 中医针灸
-
中医针灸调治抑郁症
针灸抑郁症是指在事业、学习、婚姻、家庭、工作等方面,由于某一问题的意外刺激,或遇到了一些具体困难,所形成的一种抑郁心态,是一类心境障碍性疾病,是导致自杀身亡的一个明显因素。给患者本人、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危害。...
全文阅读05-30栏目:【针灸】核心内容: 抑郁症 相关内容: 针灸 抑郁 中医针灸
-
中医针灸调治便秘
针灸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一周排便一两次,有的甚至长达数周才排便一次;还有些人,虽然每天都有排便,但排便异常困难,每次都要半小时以上,排出的粪便既硬又少,这两种情况就属于医学上的便秘。现在很多人都在饱受便秘的困扰,门诊上天天有便秘病人来调治。...
全文阅读05-28栏目:【针灸】核心内容: 便秘 相关内容: 针灸 中医针灸
-
中医针灸调治上火
针灸称身体上火,是中华民族的专有名词。我有过在欧洲行医的经历,他们没有“上火”这个说法;我也有过从中国最南方到最北方的行医经历,虽地域不同,却都有上火这个主诉症状,且南方人较北方人更容易上火。...
全文阅读05-27栏目:【针灸】核心内容: 上火 相关内容: 针灸 中医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