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第56页
中医养生,列表第 56页,本栏目包括中医养生视频,中医养生讲座等内容,关注道家养生,体质养生,五脏养生,中药养生,辟谷养生,经络养生,引导养生功等传统养生智慧。
栏目热点链接:中医体质养生 中医五脏养生 中医食疗养生 中医经络养生 道家养生 中医养生视频 时辰与养生 辟谷养生 养生专家
中医养生是指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提前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各种方法。中医养生继承了传统中医学的理论和古代哲学思想的精华,以“天人相应”和“形神合一”的整体观为出发点,主张从综合分析的角度去看待生命和生命活动。养生方法以保持生命活动的动静互涵,平衡协调为基本准则。主张“正气为本”,提倡“预防为主”,强调辨证思想,要求人们用持之以恒的精神,自觉地、正确地运用养生保健的知识和方法。通过自养自疗,提高身体素质和抗衰防病的能力,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通常情况下,饮食养生目的在于通过合理而适度地补充营养,以补益精气,并通过饮食调配,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颇,从而增进机体健康、抗衰延寿。由于饮食为人所必需,而饮食不当,又最易影响健康,故食养是中医养生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灸、按摩是祖国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医养生学中的重要保健措施和方法。利用针、灸、按摩进行保健强身,是中医养生法的特色之一。
中医养生保健的方法很多,但是一定要根据自己各方面的情况,合理选择。选定之后,就要专一、精练,切忌见异思迁,朝秦暮楚。
本栏目包括中医养生视频,中医养生讲座等内容,关注道家养生,体质养生,五脏养生,中药养生,辟谷养生,经络养生,引导养生功等养生智慧。
子栏目:中医体质养生 | 安神 | 护心 | 食疗 | 肾阴虚 | 排毒 | 穴位 | 经络 | 古代医书 | 湿气 | 肾阳虚 | 补气 | 拔罐 | 香囊 | 润肺 | 解毒 | 肝火 | 滋阴 | 刮痧 | 养肝 | 焦虑 | 心火 | 长寿 | 补肾 | 脾胃 | 健脾 | 衰老 | 祛湿 | 脾虚 | 气血 |
[中医养生]最热资讯
全站最热
- [腹部疾病] 拉肚子拉水
很多人都会遇到拉肚子拉水的情况,特别是在大吃一顿或者是感冒的情况下。关于拉肚子拉水,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饮食问题,或者是因为肠胃问题。本页包...
- [杨奕] 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
本页提供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包括完整目录、共计6大章,66个小节的详细内容。涉及到全身的各个反射区,以及自然疗法、反射区疗法、食疗等。另外...
- [穴位] 耳穴的名称,部位与主治
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规律,耳穴在耳郭的分布犹如一个倒置在子宫内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其分布的规律是,与面颊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
- [健康自测] 手掌发黄是怎么回事
手掌发黄,一般是血管内血液不充盈或是皮肤营养不良的表现,这种情况通常是慢性病的征兆,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贫血、慢性结肠炎等。但手掌发黄同样...
- [健康图库] 人体淋巴分布图图片
这是关于人体淋巴分布图的图片,图片所在的文章是:20120910天天养生视频和笔记:何裕民讲淋巴瘤,癌,重压出的淋巴癌,图片尺寸390x378像素,格式是JPG...
中医养生最新资讯
-
急性胃肠炎病症的防治穴位按摩
穴位急性胃肠炎是由于暴饮暴食,或吃含有致病菌及其毒素的食物所引起。多在进食污染食物后数小时发病,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
全文阅读01-11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急性胃肠炎 相关内容: 穴位按摩 肠炎 穴位 按摩 胃肠炎
-
贫血的防治穴位按摩
穴位贫血是指外周血中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或红细胞压积)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人最低值的病理状态。贫血的常见症状有:软弱无力、皮肤黏膜苍白,活动后心悸、气急、头晕、眼花等。红细胞生成减少或红细胞损失过多,是贫血的两大原因。治疗首先要查清病因,...
全文阅读01-10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贫血 相关内容: 穴位按摩 穴位 按摩
-
低血压症病症的防治穴位按摩
穴位收缩压在12千帕(90毫米汞柱)以下,舒张压在6千帕(45毫米汞柱)或更低时,称为低血压。低血压症由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循环系统功能低下所引起。常见症状有:头晕、耳鸣、易倦、乏力、四肢发冷等。...
全文阅读01-09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低血压 相关内容: 血压 穴位按摩 穴位 按摩
-
过早搏动的防治穴位按摩
穴位过早搏动又称期前收缩、期外收缩或额外收缩,是一次或多次提早出现的心跳,简称早搏。...
全文阅读03-09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过早搏动 相关内容: 穴位按摩 早搏 穴位 按摩
-
心动过缓的防治穴位按摩
穴位心率低于每分钟60次的称心动过缓。心动过缓可见于久经体育锻炼或强体力劳动的健康者。心动过缓大多不是心脏病,而是迷走神经兴奋的一种表现。少数可见于颅内压增高、阻塞性黄疸、流行性感冒或其他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全文阅读03-08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心动过缓 相关内容: 穴位按摩 穴位 按摩
-
心动过速的防治穴位按摩
穴位凡成人心率每分钟在100次以上的称心动过速。心动过速有窦性和阵发性两种,常见的是窦性心动过速。...
全文阅读03-05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心动过速 相关内容: 穴位按摩 穴位 按摩
-
冠心病病症防治的穴位按摩
穴位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冠状动脉是供应心脏的血管,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在发生硬化的过程中,动脉的管壁逐渐增厚变硬,管腔愈来愈小,有的分支可能闭塞,导致心肌血液供应的减少,因而引起心脏。...
全文阅读01-08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冠心病 相关内容: 穴位按摩 穴位 按摩
-
肺炎病症防治的穴位按摩
穴位肺炎是一种肺部炎症,病因很多,病毒、支原体、立克次体、细菌、真菌、过敏反应原和化学物质等都可引起本。常见的肺炎,主要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原发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肺炎球菌。...
全文阅读11-02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肺炎 洗肺茶 相关内容: 穴位按摩 穴位 按摩
-
支气管炎病症防治的穴位按摩
穴位支气管炎发病原因是多种的,细菌或病毒的感染、物理化学的刺激(长期吸烟等)、过敏物质、呼吸道感染都可引起。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痰,痰呈黏液,以后可有脓样痰。...
全文阅读11-03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支气管炎 洗肺茶 相关内容: 穴位按摩 气管炎 穴位 按摩 支气管
-
感冒病症防治的穴位按摩
穴位感冒,中医称为伤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常见病原体为鼻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副流感病毒等。...
全文阅读01-06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感冒 相关内容: 穴位按摩 穴位 按摩
-
穴位注意事项
穴位穴位注意事项...
全文阅读01-05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穴位注意事项 相关内容: 穴位
-
功法锻炼
穴位穴位按摩的疗效,取决于准确地掌握穴位和相应手法。...
全文阅读 -
气功按摩
穴位气功按摩就是有气功功底的施术者,通过运气对穴位进行的按摩。它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有一些由于视角、触角的关系难以自我按摩的穴位(如耳部、背部穴位),以及由于所处位置较深,按摩力度难以达到的穴位(如臀部穴位),用气功按摩都能顺利进行。气功按摩分内...
全文阅读03-04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气功按摩 相关内容: 气功 按摩
-
手法按摩穴位
穴位按摩的手法很多,根据临床实践和简便有效原则,介绍以下9种。...
全文阅读03-03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按法 摩法 耳穴刺血法 相关内容: 穴位 按摩 按摩穴位
-
取穴原则
穴位循经取穴即按照经络的所属脏腑和循行部位取穴,一般以取肘、膝以下穴位为主。如肝病取足厥阴肝经的太冲穴,心脏病取手厥阴心包经的内关穴,胃病取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等。 ...
全文阅读 -
按摩手穴健身祛病
穴位中国养生学家常说“手为人关把盛衰”,“多用手者长寿”,就是说,手对健康有巨大的影响。手是十分敏感的全息胚,按摩双手有如按摩全身。“十指连心”,运动双手可以健脑,并促进全身健康。运动双手进行保健按摩,简便易行,效果很好。...
全文阅读03-02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按摩手穴 相关内容: 按摩 健身
-
耳全息穴的分布规律
穴位耳全息穴在耳郭上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它在耳前外侧面的排列像一个在子宫内倒置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及下肢朝上,胸部、腹部及躯干在中间。 耳垂:相当于面部,包括牙、舌、颌、眼、内耳、面颊、扁桃体等。 对耳屏:相当于头部,包括皮质下、额、颞、枕等。...
全文阅读03-01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耳全息穴的分布规律 相关内容: 全息穴
-
耳郭前面解剖名称
穴位耳轮:耳郭最外圈的卷曲部分。 耳轮脚:耳轮深入到耳腔内的横行突起部。 耳轮结节:耳轮上方稍突起处。 对耳轮:与耳轮相对的隆起部分。 对耳轮上脚:对耳轮向上分叉的上支。 对耳轮下脚:对耳轮向前分叉。 三角窝:对耳上下脚之间构成的三角形凹窝。 耳舟:...
全文阅读02-28栏目:【穴位】 相关内容: 耳郭前面解剖名称 耳郭
-
第二掌骨侧全息穴
穴位张颖清经研究发现,在第二掌骨侧存在着一个有序的穴位群。这个穴位群分布在掌背的第二掌骨桡侧面。从掌骨头后凹陷处开始,一直到掌骨基底部,依次分布有头、颈、上肢、肺、心、肝、胃、十二指肠、肾、腰、下腹、腿、足穴位。...
全文阅读01-02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第二掌骨侧全息穴 相关内容: 全息穴
-
腰背部穴位
穴位1.肺俞(属足太阳膀胱经)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咳嗽等。 2.膏肓(属足太阳膀胱经) 位置: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久病体弱。 3.肝俞(属足太阳膀胱经) 位置: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肝病,眼...
全文阅读12-28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肺俞 肝俞 胆俞 相关内容: 穴位
-
胸腹部穴位
穴位1.天突(属任脉) 位置:胸骨柄上缘凹陷处。 主治:气管炎,咽炎,甲状腺肿大,哮喘等。 2.膻中(属任脉) 位置:两乳之间,胸骨中线上。 主治:胸闷,咳嗽,乳腺炎,肋间神经痛等。 3.中脘(属任脉) 位置:脐上4寸。 主治:胃炎,腹胀,呕吐,消化不良,溃...
全文阅读 -
下肢部穴位有哪些(三)
穴位18.阴陵泉(属足太阴脾经) 位置:胫骨内髁下缘凹陷处。 主治:腹痛,水肿,月经不调,尿潴留,尿失禁,慢性肾炎,痢疾等。 19.地机(属足太阴脾经) 位置:阴陵泉穴下3寸,胫骨后缘。 主治:腰痛,遗精,月经过多,痛经等。 20.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 位置...
全文阅读 -
下肢部穴位有哪些(二)
穴位下肢部穴位...
全文阅读02-26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承山穴 昆仑穴 阳陵泉 相关内容: 穴位
-
下肢部穴位有哪些(一)
穴位1.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 位置: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1寸许。 主治: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便秘,腹泻,消化不良,高血压,神经衰弱,贫血等。 2.上巨虚(属足阳明胃经) 位置:足三里穴直下3寸。 主治:腹痛,腹胀,腹泻,消化不良,小腿酸痛等。 3.丰...
全文阅读02-25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风市穴 足三里,丰隆穴 相关内容: 穴位
-
上肢部穴位都有哪些及功能主治(五)
穴位上肢部穴位都有哪些及功能主治...
全文阅读02-24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孔最穴 相关内容: 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