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第57页
中医养生,列表第 57页,本栏目包括中医养生视频,中医养生讲座等内容,关注道家养生,体质养生,五脏养生,中药养生,辟谷养生,经络养生,引导养生功等传统养生智慧。
栏目热点链接:中医体质养生 中医五脏养生 中医食疗养生 中医经络养生 道家养生 中医养生视频 时辰与养生 辟谷养生 养生专家
中医养生是指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提前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各种方法。中医养生继承了传统中医学的理论和古代哲学思想的精华,以“天人相应”和“形神合一”的整体观为出发点,主张从综合分析的角度去看待生命和生命活动。养生方法以保持生命活动的动静互涵,平衡协调为基本准则。主张“正气为本”,提倡“预防为主”,强调辨证思想,要求人们用持之以恒的精神,自觉地、正确地运用养生保健的知识和方法。通过自养自疗,提高身体素质和抗衰防病的能力,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通常情况下,饮食养生目的在于通过合理而适度地补充营养,以补益精气,并通过饮食调配,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颇,从而增进机体健康、抗衰延寿。由于饮食为人所必需,而饮食不当,又最易影响健康,故食养是中医养生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灸、按摩是祖国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医养生学中的重要保健措施和方法。利用针、灸、按摩进行保健强身,是中医养生法的特色之一。
中医养生保健的方法很多,但是一定要根据自己各方面的情况,合理选择。选定之后,就要专一、精练,切忌见异思迁,朝秦暮楚。
本栏目包括中医养生视频,中医养生讲座等内容,关注道家养生,体质养生,五脏养生,中药养生,辟谷养生,经络养生,引导养生功等养生智慧。
子栏目:中医体质养生 | 安神 | 护心 | 食疗 | 肾阴虚 | 排毒 | 穴位 | 经络 | 古代医书 | 湿气 | 肾阳虚 | 补气 | 拔罐 | 香囊 | 润肺 | 解毒 | 肝火 | 滋阴 | 刮痧 | 养肝 | 焦虑 | 心火 | 长寿 | 补肾 | 脾胃 | 健脾 | 衰老 | 祛湿 | 脾虚 | 气血 |
[中医养生]最热资讯
全站最热
- [腹部疾病] 拉肚子拉水
很多人都会遇到拉肚子拉水的情况,特别是在大吃一顿或者是感冒的情况下。关于拉肚子拉水,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饮食问题,或者是因为肠胃问题。本页包...
- [杨奕] 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
本页提供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包括完整目录、共计6大章,66个小节的详细内容。涉及到全身的各个反射区,以及自然疗法、反射区疗法、食疗等。另外...
- [穴位] 耳穴的名称,部位与主治
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规律,耳穴在耳郭的分布犹如一个倒置在子宫内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其分布的规律是,与面颊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
- [健康自测] 手掌发黄是怎么回事
手掌发黄,一般是血管内血液不充盈或是皮肤营养不良的表现,这种情况通常是慢性病的征兆,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贫血、慢性结肠炎等。但手掌发黄同样...
- [健康图库] 人体淋巴分布图图片
这是关于人体淋巴分布图的图片,图片所在的文章是:20120910天天养生视频和笔记:何裕民讲淋巴瘤,癌,重压出的淋巴癌,图片尺寸390x378像素,格式是JPG...
中医养生最新资讯
-
上肢部穴位都有哪些及功能主治(四)
穴位上肢部穴位都有哪些及功能主治...
全文阅读12-26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鱼际穴 少商穴 后溪穴 劳宫穴 相关内容: 穴位
-
上肢部穴位都有哪些及功能主治(三)
穴位上肢部穴位都有哪些及功能主治...
全文阅读01-01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中渚穴 阳池穴 外关穴 支沟穴 相关内容: 穴位
-
上肢部穴位都有哪些及功能主治(二)
穴位上肢部穴位都有哪些及功能主治...
全文阅读12-25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合谷穴 阳溪穴 关冲穴 相关内容: 穴位
-
上肢部穴位都有哪些及功能主治(一)
穴位上肢部穴位都有哪些及功能主治(一)...
全文阅读 -
头面部穴位之听宫,听会,风池,下关,颊车位置及主治
穴位头面部穴位之听宫,听会,风池,下关,颊车位置及主治...
全文阅读12-23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听宫穴 听会穴 风池穴 相关内容: 穴位
-
头面部穴位之哑门, 廉泉, 攒竹, 太阳, 耳门位置及主治
穴位头面部穴位之哑门, 廉泉, 攒竹, 太阳, 耳门位置及主治...
全文阅读12-22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哑门穴 相关内容: 穴位
-
头面部穴位之鼻通,四白,颧谬,百会,风府位置及主治
穴位头面部穴位之鼻通,四白,颧谬,百会,风府位置及主治...
全文阅读 -
头面部穴位之印堂,人中,承浆,地仓,迎香的位置及主治
穴位头面部穴位之印堂,人中,承浆,地仓,迎香的位置及主治...
全文阅读12-21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承浆穴 印堂穴 人中穴 相关内容: 穴位 印堂 人中
-
穴位的定位
穴位十四经经络的主要内容为十二经、奇经八脉和十五络脉。经是主干,纵行上下;络是经的分支,横络全身。经脉和络脉共同组成经络系统。其中以十二经和奇经八脉中的任、督二脉最为重要,通称为十四经。...
全文阅读 -
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督脉,任脉
穴位手厥阴心包经,起于乳头外侧的天池穴,沿上肢内面的中央下行,止于中指端的中冲穴。与手少阳三焦经相交接。计9穴,左右共18穴。...
全文阅读12-30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督脉 手厥阴心包经 任脉 相关内容: 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 足厥阴肝经 三焦经 心包经 肝经 胆经 三焦
-
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的位置
穴位手少阴心经,起于腋中的极泉穴,循上肢内面的尺侧下行,止于小指桡侧端的少冲穴。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交接。计9穴,左右共18穴。...
全文阅读12-29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相关内容: 足少阴肾经 小肠经 心经 膀胱经 肾经
-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
穴位手太阴肺经,起于胸部上外侧的中府穴,沿上肢内面桡侧下行,止于大拇指桡侧的少商穴。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交接。计11穴,左右共22穴。...
全文阅读11-02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洗肺茶 相关内容: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 大肠经 脾经 肺经 胃经
-
更衣丸怎么做
更衣丸更衣丸来源于《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卷一。由朱砂(研飞如面)15克、芦荟(研细)21克滴好酒少许和丸。每服3.6克,好酒吞服。朝服暮通,暮服朝通。须天晴时修合为妙。...
全文阅读11-01栏目:【更衣丸】核心内容: 更衣丸 相关内容: 醋
-
钩藤饮的作用
钩藤饮钩藤饮来源于《医宗金鉴》卷五十。由人参、全蝎(去毒)、 羚羊角、天麻、甘草(炙)、钓藤钩组成。...
全文阅读11-01栏目:【钩藤饮】核心内容: 钩藤饮 相关内容: 钩藤
-
花蕊石散的作用
花蕊石散花蕊石散来源于《普济方》卷三四八引《产经》。由花蕊石500克、上赤硫黄120克相拌匀。先用纸和胶泥固瓦罐子一个,内可容药,候泥干入药在内;密泥封口,纳焙笼内,焙令透热,便安在四方砖上,用炭一称笼叠周匝,自巳、午时从下生火,令渐渐上彻,有坠下火,放...
全文阅读11-01栏目:【花蕊石散】核心内容: 花蕊石散 相关内容: 花蕊石
-
金不换膏说明书
金不换膏金不换膏的主要成份为川芎、大黄、天麻、地黄、栀子、生川乌、熟地黄、薄荷、生草乌、白芷、关木通、威灵仙、当归、玄参、香加皮、白术、杜仲、青风藤、五味子等。...
全文阅读11-01栏目:【金不换膏】核心内容: 金不换膏 相关内容: 金不换
-
咳血方的功效与作用
咳血方咳血方源自《丹溪心法》卷二。由青黛、瓜蒌仁、诃子、海粉、山栀、各炒黑,右为未,以蜜同姜汁为丸,噙化,咳甚者加杏仁,去皮尖。后以八物汤加减调理。...
全文阅读11-03栏目:【咳血方】核心内容: 咳血方 洗肺茶 相关内容: 咳血
-
连翘败毒膏的禁忌
连翘败毒膏连翘败毒膏的主要成分为白藓皮、白芷、蝉蜕、赤芍、大黄、防风、甘草、关木通、黄芩、金银花、桔梗、连翘、蒲公英、天花粉、玄参、浙贝母、栀子、紫花地丁。...
全文阅读10-31栏目:【连翘败毒膏】核心内容: 连翘败毒膏 相关内容: 连翘
-
秦艽鳖甲散的功效与作用
秦艽鳖甲散秦艽鳖甲散来源于《卫生宝鉴》卷五。由柴胡、鳖甲(去裙襕,酥炙,用九肋者)、地骨皮各30克、秦艽、当归、知母各15克研为粗末。每次15克,用水200毫升,加青蒿5叶,乌梅1个,煎至140毫升,去滓,临卧、空腹各一服。...
全文阅读10-31栏目:【秦艽鳖甲散】核心内容: 秦艽鳖甲散 相关内容: 秦艽 鳖甲
-
十全育真汤的作用
十全育真汤十全育真汤来源于《衷中参西》上册。由野台参(四钱)、 生黄芪(四钱)、生山药(四钱)、知母(四钱)、玄参(四钱)、生龙骨(四钱捣细)、生牡蛎(四钱捣细)、丹参(二钱)、三棱(钱半)、莪术(钱半)。...
全文阅读 -
石韦散的做法
石韦散石韦散来源于《外台秘要》卷二十七引《古今录验》。由通草60克、 石韦60克(去毛)、 王不留行30克、 滑石60克、 甘草(炙) 、当归各60克、 白术、瞿麦、芍药 、葵子各90克。捣筛为散。每次以麦粥清送服1~3克,日三服。...
全文阅读10-31栏目:【石韦散】核心内容: 石韦散 相关内容: 石韦
-
通关散的禁忌
通关散通关散为浅黄褐色的粉末;气香,味辛,有刺鼻感。主治通关开窍。用于突然气闭昏厥,牙关紧闭,不省人事。...
全文阅读 -
香砂养胃汤怎么做
香砂养胃汤香砂养胃汤由炒香附、砂仁、炒苍术、姜厚朴、陈皮、茯苓各八分,人参、木香各五分,白术一钱,白豆蔻仁七分,炙甘草(原书无量)。为粗末,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本方改为丸剂,名香砂养胃丸。 香砂养胃汤主治脾胃不和,胃寒不思饮食,口不知味,痞闷不舒。...
全文阅读10-30栏目:【香砂养胃汤】核心内容: 香砂养胃汤 相关内容: 养胃 养胃汤 醋
-
滋阴降火汤的做法
滋阴降火汤滋阴降火汤来源于《寿世保元》卷六。由当归3克、川芎3克、白芍3.6克、川黄柏(蜜水炒)3克、生知母3克、怀熟地黄4.5克、天花粉3克、生甘草3克、元参6克、白桔梗(去芦)9克组成。上锉一剂。水煎,入竹沥50毫升,温服。...
全文阅读10-30栏目:【滋阴降火汤】核心内容: 滋阴降火汤 相关内容: 滋阴 降火
-
葛花解酲汤是什么
葛花解酲汤葛花解酲汤,主要成分有莲花青皮、木香等,有分消酒湿,温中健脾等功效。主治嗜酒中虚,湿伤脾胃,头痛心烦,眩晕呕吐,朐膈痞闷,食少体倦,小便不利,大便泄泻。...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