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第41页
中医养生,列表第 41页,本栏目包括中医养生视频,中医养生讲座等内容,关注道家养生,体质养生,五脏养生,中药养生,辟谷养生,经络养生,引导养生功等传统养生智慧。
栏目热点链接:中医体质养生 中医五脏养生 中医食疗养生 中医经络养生 道家养生 中医养生视频 时辰与养生 辟谷养生 养生专家
中医养生是指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提前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各种方法。中医养生继承了传统中医学的理论和古代哲学思想的精华,以“天人相应”和“形神合一”的整体观为出发点,主张从综合分析的角度去看待生命和生命活动。养生方法以保持生命活动的动静互涵,平衡协调为基本准则。主张“正气为本”,提倡“预防为主”,强调辨证思想,要求人们用持之以恒的精神,自觉地、正确地运用养生保健的知识和方法。通过自养自疗,提高身体素质和抗衰防病的能力,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通常情况下,饮食养生目的在于通过合理而适度地补充营养,以补益精气,并通过饮食调配,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颇,从而增进机体健康、抗衰延寿。由于饮食为人所必需,而饮食不当,又最易影响健康,故食养是中医养生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灸、按摩是祖国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医养生学中的重要保健措施和方法。利用针、灸、按摩进行保健强身,是中医养生法的特色之一。
中医养生保健的方法很多,但是一定要根据自己各方面的情况,合理选择。选定之后,就要专一、精练,切忌见异思迁,朝秦暮楚。
本栏目包括中医养生视频,中医养生讲座等内容,关注道家养生,体质养生,五脏养生,中药养生,辟谷养生,经络养生,引导养生功等养生智慧。
子栏目:中医体质养生 | 安神 | 护心 | 食疗 | 肾阴虚 | 排毒 | 穴位 | 经络 | 古代医书 | 湿气 | 肾阳虚 | 补气 | 拔罐 | 香囊 | 润肺 | 解毒 | 肝火 | 滋阴 | 刮痧 | 养肝 | 焦虑 | 心火 | 长寿 | 补肾 | 脾胃 | 健脾 | 衰老 | 祛湿 | 脾虚 | 气血 |
[中医养生]最热资讯
全站最热
- [腹部疾病] 拉肚子拉水
很多人都会遇到拉肚子拉水的情况,特别是在大吃一顿或者是感冒的情况下。关于拉肚子拉水,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饮食问题,或者是因为肠胃问题。本页包...
- [杨奕] 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
本页提供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包括完整目录、共计6大章,66个小节的详细内容。涉及到全身的各个反射区,以及自然疗法、反射区疗法、食疗等。另外...
- [穴位] 耳穴的名称,部位与主治
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规律,耳穴在耳郭的分布犹如一个倒置在子宫内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其分布的规律是,与面颊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
- [健康自测] 手掌发黄是怎么回事
手掌发黄,一般是血管内血液不充盈或是皮肤营养不良的表现,这种情况通常是慢性病的征兆,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贫血、慢性结肠炎等。但手掌发黄同样...
- [健康图库] 人体淋巴分布图图片
这是关于人体淋巴分布图的图片,图片所在的文章是:20120910天天养生视频和笔记:何裕民讲淋巴瘤,癌,重压出的淋巴癌,图片尺寸390x378像素,格式是JPG...
中医养生最新资讯
-
耳鸣的穴位急救
穴位人迎位于喉结的两侧1寸5分处,可触及脉搏跳动的地方。...
全文阅读11-10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穴位急救 相关内容: 耳鸣 急救 穴位
-
耳朵疼痛的穴位急救
穴位耳门位于耳朵的横侧面,耳珠上部缺口处微前陷中,嘴巴一张大时,便立即向内凹陷处。...
全文阅读11-09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穴位急救 相关内容: 疼痛 急救 穴位 耳朵
-
贫血的穴位急救
穴位膝盖骨的上端内侧起向上2寸的地方。用牙签稍微出力地加以刺激,直到皮肤转红为止。 ...
全文阅读11-08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穴位急救 相关内容: 贫血 急救 穴位
-
眼花的穴位急救
穴位内关位于手掌处,手腕中央起向手肘的方向2寸的地方。...
全文阅读11-07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穴位急救 相关内容: 眼花 急救 穴位
-
眼睛朦胧看不清的穴位急救
穴位太冲位于脚背处,脚拇趾与第二趾分岔处两侧起1寸5分处,用手指向脚跺的方向描线延伸,至两线交叉,手指停下来的地方。...
全文阅读11-06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穴位急救 相关内容: 急救 穴位 眼睛
-
眼睛充血的穴位急救
穴位行间位于脚背处,大拇趾与第二趾的分岔处起1寸的地方。...
全文阅读11-05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穴位急救 眼睛充血 相关内容: 急救 穴位 眼睛
-
睑腺炎的穴位急救
穴位手的食指靠近大拇指的那侧,由指甲算来第二个关节的部位,指背与指腹的交界处,即指横纹头陷处。...
全文阅读11-04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睑腺炎 相关内容: 急救 穴位 穴位急救
-
眼睛酸涩的穴位急救
穴位有的人会有眼睛十分干燥,一见到光便觉得刺眼难受,称为“眼睛干涩”的症状,一旦有这种情形时,使用牙签刺激该穴位,直到皮肤发红为止。...
全文阅读11-03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眼睛酸涩 相关内容: 急救 穴位 眼睛 穴位急救
-
干眼症的穴位急救
穴位最近有一种原因不明称为“干眼症”的症状出现,有人认为或许是因眼睛眨眼的次数减少,以及随着空调的普及而空气变得相当干燥,使眼睛所分泌的泪水受到快速蒸发所致。将欲刺激的一眼闭上,用牙签轻轻地刺激该穴位,让眼睛滋润一下。...
全文阅读11-02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穴位急救 相关内容: 干眼症 急救 穴位
-
眼睛四周发痒的穴位急救
穴位用手指由大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虎口向手腕的方向往上按压,在摸得到骨头的位置前方之凹陷处。...
全文阅读11-01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穴位急救 相关内容: 急救 穴位 眼睛 痒
-
眼皮抽动痉挛的穴位急救
穴位将大拇指的指尖固定在该穴位上,以不会感到疼痛的力度,用画圆圈的方式,持续稍加用力按压该穴位1分钟。...
全文阅读10-31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穴位急救 相关内容: 痉挛 急救 穴位
-
眼睛疲劳的穴位急救
穴位做过眼部运动以后,以不会感觉到疼痛的力度,用中指稍加使力,按压该穴位10-15秒钟。...
全文阅读10-30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穴位急救 相关内容: 急救 疲劳 穴位 眼睛疲劳 眼睛
-
睡眠浅的穴位急救
穴位自耳垂里侧连结部位之凹陷处起,接近后颈部方向1寸的地方。 即使入睡,经过几小时的时间便苏醒,丝毫没有饱眠的感觉,此时可对安眠穴进行指压。吐气时,用大拇指以不会感到疼痛的力度按压该穴位。重复该动作5次。...
全文阅读10-29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穴位急救 相关内容: 睡眠 急救 穴位 睡眠浅
-
脚掌发热而无法入睡的穴位急救
穴位指压复溜穴时,以大拇指用力按压,即使有疼痛感也无妨,连续按压3秒钟后,再放松3秒钟。重复该动作5次。...
全文阅读10-28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穴位急救 相关内容: 发热 急救 穴位 脚掌
-
心神不宁而无法入睡的穴位急救
穴位首先,平躺在床上全身放松,用大拇指以不会感到疼痛的力度用力按压1次安眠穴,接着两手交叠放在中脘穴的位置上,想象自己从头到脚趾尖端为止全部笼罩在新鲜的空气中,然后大口地深呼吸。重复此动作5次。...
全文阅读10-27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穴位急救 相关内容: 急救 穴位
-
疲惫不堪却无法入睡的穴位急救
穴位疲惫不堪却无法入睡的穴位急救...
全文阅读10-26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穴位急救 相关内容: 急救 穴位
-
湿度提高头便感到沉重的穴位急救
穴位湿度提高头便感到沉重的穴位急救...
全文阅读10-25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穴位急救 相关内容: 急救 穴位 湿
-
一疲倦头便感到沉重的穴位急救
穴位一疲倦头便感到沉重的穴位急救...
全文阅读10-24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穴位急救 相关内容: 急救 穴位 疲倦
-
焦躁不安而头痛的穴位急救
穴位焦躁不安而头痛的穴位急救...
全文阅读10-23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穴位急救 相关内容: 头痛 急救 穴位
-
眼睛痛与头痛的穴位急救
穴位眼睛痛与头痛的穴位急救。...
全文阅读10-22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穴位急救 相关内容: 头痛 急救 穴位 眼睛
-
穴位温热的方法
穴位选一只底部较深且可同时将双脚放入的洋铁水桶等容器,将有点烫手的热水倒入其中。在洋铁水桶中倒人大约到达脚跺高度的热水,将双脚放入予以浸泡,让双脚温热至出汗,随时添加热水也没关系。可浸泡大约10-20分钟。...
全文阅读10-21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穴位温热的方法 相关内容: 穴位
-
刺激穴位的方法
穴位因为研磨棒的尖端磨制成圆形,不会让人产生尖突的疼痛感,因此是一种容易达到刺激效果的方式。多半使用于刺激脚底或是手掌的场合中,经由其刺激,全身经脉的循环会因而转好,并可借此刺激内脏而达到增进健康的功效。...
全文阅读10-20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刺激穴位的方法 相关内容: 穴位
-
穴位的选取方法
穴位人体的大小尺寸随着个人不同而有所差异,在各式各样的人当中,有像职业运动选手那样高大魁梧的人,也有像偶像歌手一般纤细娇小的人。对于这些身材比例差距如此悬殊的人们,即使他们穿上或戴上绘有相同穴位的T恤及手套,绘制成的穴道位置不一定就能对应出“同...
全文阅读10-19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穴位的选取方法 相关内容: 穴位
-
经络穴位反映内脏病变的作用
穴位经络穴位,古称“腧穴”、“气穴”,一般称为穴位。中医经络学说认为,经络穴位是人体经络之气聚集和出人体表的部位,它与经络、脏腑、气血均有密切的生理与病理联系。...
全文阅读10-18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经络穴位 相关内容: 穴位 经络
-
经络“内外相应”原理的作用
穴位祖国医学经络学说认为: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体内脏腑器官、各部组织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而经络则对人体内外、表里、上下、左右、前后各方面都有着多层次的、特殊的联系作用。...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