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第42页
中医养生,列表第 42页,本栏目包括中医养生视频,中医养生讲座等内容,关注道家养生,体质养生,五脏养生,中药养生,辟谷养生,经络养生,引导养生功等传统养生智慧。
栏目热点链接:中医体质养生 中医五脏养生 中医食疗养生 中医经络养生 道家养生 中医养生视频 时辰与养生 辟谷养生 养生专家
中医养生是指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提前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各种方法。中医养生继承了传统中医学的理论和古代哲学思想的精华,以“天人相应”和“形神合一”的整体观为出发点,主张从综合分析的角度去看待生命和生命活动。养生方法以保持生命活动的动静互涵,平衡协调为基本准则。主张“正气为本”,提倡“预防为主”,强调辨证思想,要求人们用持之以恒的精神,自觉地、正确地运用养生保健的知识和方法。通过自养自疗,提高身体素质和抗衰防病的能力,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通常情况下,饮食养生目的在于通过合理而适度地补充营养,以补益精气,并通过饮食调配,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颇,从而增进机体健康、抗衰延寿。由于饮食为人所必需,而饮食不当,又最易影响健康,故食养是中医养生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灸、按摩是祖国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医养生学中的重要保健措施和方法。利用针、灸、按摩进行保健强身,是中医养生法的特色之一。
中医养生保健的方法很多,但是一定要根据自己各方面的情况,合理选择。选定之后,就要专一、精练,切忌见异思迁,朝秦暮楚。
本栏目包括中医养生视频,中医养生讲座等内容,关注道家养生,体质养生,五脏养生,中药养生,辟谷养生,经络养生,引导养生功等养生智慧。
子栏目:中医体质养生 | 安神 | 护心 | 食疗 | 肾阴虚 | 排毒 | 穴位 | 经络 | 古代医书 | 湿气 | 肾阳虚 | 补气 | 拔罐 | 香囊 | 润肺 | 解毒 | 肝火 | 滋阴 | 刮痧 | 养肝 | 焦虑 | 心火 | 长寿 | 补肾 | 脾胃 | 健脾 | 衰老 | 祛湿 | 脾虚 | 气血 |
[中医养生]最热资讯
全站最热
- [腹部疾病] 拉肚子拉水
很多人都会遇到拉肚子拉水的情况,特别是在大吃一顿或者是感冒的情况下。关于拉肚子拉水,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饮食问题,或者是因为肠胃问题。本页包...
- [杨奕] 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
本页提供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包括完整目录、共计6大章,66个小节的详细内容。涉及到全身的各个反射区,以及自然疗法、反射区疗法、食疗等。另外...
- [穴位] 耳穴的名称,部位与主治
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规律,耳穴在耳郭的分布犹如一个倒置在子宫内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其分布的规律是,与面颊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
- [健康自测] 手掌发黄是怎么回事
手掌发黄,一般是血管内血液不充盈或是皮肤营养不良的表现,这种情况通常是慢性病的征兆,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贫血、慢性结肠炎等。但手掌发黄同样...
- [健康图库] 人体淋巴分布图图片
这是关于人体淋巴分布图的图片,图片所在的文章是:20120910天天养生视频和笔记:何裕民讲淋巴瘤,癌,重压出的淋巴癌,图片尺寸390x378像素,格式是JPG...
中医养生最新资讯
-
皮部理论
穴位十二经脉除了前面所介绍的内容外,还有十二皮部的理论,通常称为皮部理论,它是经络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对针灸治疗和经络穴位诊断均有临床指导意义。...
全文阅读 -
标本、气街理论
穴位经络理论中,除了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理论外,还有标本、气街的理论。这些理论在临床应用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全文阅读10-15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气街理论 相关内容: 气街
-
穴位的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穴位以患者的手指为标准,用来定取穴位的方法,称为“手指同身寸定位法”。...
全文阅读10-14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相关内容: 穴位
-
穴位的骨度分寸定位法
穴位将人体各个部位,按照比例分别规定为一定的折算长度,作为量取穴位的标准,这种假定的长度,叫“骨度”。...
全文阅读10-13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骨度分寸定位法 相关内容: 穴位 定位
-
穴位的解剖标志定位法
穴位穴位的定位方法在临床上,穴位的定位准确与否,对于诊断和治疗均有直接的影响。...
全文阅读08-08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解剖标志定位法 相关内容: 穴位 定位
-
特定要穴-六腑下合穴
穴位下合穴是六腑相合于下肢阳经的腧穴。五腧穴中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胧经的合穴,加上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的下合穴,总共6个穴,称之为“六腑下合穴”。...
全文阅读10-12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六腑下合穴 相关内容: 下合穴 涎
-
特定要穴-郄穴
穴位“郄”是空隙的意见。郄穴是指经脉气血曲折会集的孔隙。...
全文阅读 -
特定要穴-募穴
穴位募穴分布于胸腹,故又称腹募穴。十二经募穴,是脏腑之气聚集于胸腹部的一些特定穴位,与背腧穴相对应,其分布一前一后,其属性一阴一阳。募穴在前胸腹部,属阴;背脸穴在腰背部,属阳。...
全文阅读 -
特定要穴-腧穴
穴位腧穴分布于背部,故又称背腧穴。十二经腕穴,是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一些特定穴位。,脏腑的脑穴都分布于背部足太阳膀胧经上,是督脉之气通于足太阳膀胧经,并输注人内脏的部位。...
全文阅读 -
特定要穴-原穴
穴位十二经原穴,是脏腑原气流注所经过和留止的穴位,与人体内脏腑原气密切相联系。...
全文阅读 -
经脉的流注概况
穴位十二经脉是人体气血流行的通道,其循行的规律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交于手三阳;手三阳经,从手走头,交于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走足,交于足三阳经;足三阴经,从足走胸腹,交于手三阴经。...
全文阅读 -
经络系统的内容
穴位经络系统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经脉分为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两大类。其中十二经脉分为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
全文阅读10-06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经络系统 相关内容: 经络
-
穴位的基本特性
穴位穴位又称经穴,在《黄帝内经》里称气穴,是经络学说的重要部分。它具有以下的基本特性。...
全文阅读10-05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穴位的基本特性 相关内容: 穴位
-
穴位的概念及分类
穴位穴位,又称经穴。古称脑穴,气穴。十四经脉上的穴位,称经穴。中医经络学说认为,穴位是人体经络脏腑之气聚集和出人体表的部位,它与经络、脏腑、气血有密切的生理与病理信息联系。...
全文阅读 -
经络的基本功能
穴位《灵枢·经脉》说:“经络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指出了经络系统在生理、病理和疾病防治、疾病诊断等方面的重要性;即在生理方面有运行气血,协调阴阳的功能;在病理方面,有抗御病邪,反应病痛的功能;在防治疾病方面,有传导感应,调...
全文阅读10-03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经络的基本功能 相关内容: 经络
-
经脉的循行路线
穴位经脉中最主要的为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之督脉及任脉,统称十四经脉。...
全文阅读 -
经络的概念是什么
穴位经络是人体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之一,对中医各科均有广泛的指导意义。尤其对针灸、推拿、气功更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全文阅读 -
经络穴位诊断的注意事项
穴位经络穴位诊断法,操作安全,无毒副作用。但如果粗心大意,方法掌握不当,或穴位选择不准,按压检查用力过大,也会发生一定的不良后果。...
全文阅读09-30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经络穴位诊断 相关内容: 穴位 经络 经络穴位
-
经络穴位诊断的优点与特点
穴位经络穴位诊断,是通过对患者的经络穴位检查,以穴位压痛、穴位皮下结节或条索状物等异常反应作为依据,从而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由于这一诊断方法本身固有的优点与特点,故能流传沿用千百年而不衰,时至今天,越来越受到医学家的普遍重视。...
全文阅读09-29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经络穴位诊断 相关内容: 穴位 经络 经络穴位
-
什么是经络穴位诊断
穴位经络穴位诊断,又称经穴诊断,或称经络诊断,简称“穴诊”,属于祖国医学诊断学的组成部分之一。...
全文阅读09-28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经络穴位诊断 相关内容: 穴位 经络 经络穴位
-
穴位磁疗法的操作和注意事项
穴位穴位磁疗是运用磁场作用于人体的经络穴位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又称 “磁穴疗法”,它具有镇静、止痛、消肿、消炎、降压等作用。...
全文阅读09-27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穴位磁疗法 相关内容: 穴位
-
穴位结扎疗法的操作和注意事项
穴位穴位结扎,是指在选定的脑穴部位,将羊肠线穿入穴内作不同形式的结扎,借持续刺激的作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全文阅读09-26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穴位结扎疗法 相关内容: 穴位
-
穴位割治疗法的操作和注意事项
穴位穴位割治疗法是在人体的某些喻穴或部位,按外科手术操作切开皮肤,割取少许的脂肪组织,并给局部以适当的刺激.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功能,改善机体的机能状态,达到治愈疾病的一种方法。由于本法的刺激时间较长,所以对某些慢性病疗效满意。...
全文阅读09-25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穴位割治疗法 相关内容: 穴位
-
穴位挑治疗法的操作和注意事项
穴位挑治疗法又名针挑疗法,是利用三棱针、圆利针或其他粗针刺入人体的一定部位、穴位内,挑破表皮,或挑断一定部位的皮下白色纤维组织,或挤出一些液体、血液,以加强刺激来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
全文阅读09-24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穴位挑治疗法 相关内容: 穴位
-
穴位埋线疗法的操作和注意事项
穴位穴位埋线,是将羊肠线埋入穴位内,利用羊肠线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本法于60年代始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全文阅读09-23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穴位埋线疗法 相关内容: 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