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第51页
中医养生,列表第 51页,本栏目包括中医养生视频,中医养生讲座等内容,关注道家养生,体质养生,五脏养生,中药养生,辟谷养生,经络养生,引导养生功等传统养生智慧。
栏目热点链接:中医体质养生 中医五脏养生 中医食疗养生 中医经络养生 道家养生 中医养生视频 时辰与养生 辟谷养生 养生专家
中医养生是指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提前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各种方法。中医养生继承了传统中医学的理论和古代哲学思想的精华,以“天人相应”和“形神合一”的整体观为出发点,主张从综合分析的角度去看待生命和生命活动。养生方法以保持生命活动的动静互涵,平衡协调为基本准则。主张“正气为本”,提倡“预防为主”,强调辨证思想,要求人们用持之以恒的精神,自觉地、正确地运用养生保健的知识和方法。通过自养自疗,提高身体素质和抗衰防病的能力,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通常情况下,饮食养生目的在于通过合理而适度地补充营养,以补益精气,并通过饮食调配,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颇,从而增进机体健康、抗衰延寿。由于饮食为人所必需,而饮食不当,又最易影响健康,故食养是中医养生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灸、按摩是祖国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医养生学中的重要保健措施和方法。利用针、灸、按摩进行保健强身,是中医养生法的特色之一。
中医养生保健的方法很多,但是一定要根据自己各方面的情况,合理选择。选定之后,就要专一、精练,切忌见异思迁,朝秦暮楚。
本栏目包括中医养生视频,中医养生讲座等内容,关注道家养生,体质养生,五脏养生,中药养生,辟谷养生,经络养生,引导养生功等养生智慧。
子栏目:中医体质养生 | 安神 | 护心 | 食疗 | 肾阴虚 | 排毒 | 穴位 | 经络 | 古代医书 | 湿气 | 肾阳虚 | 补气 | 拔罐 | 香囊 | 润肺 | 解毒 | 肝火 | 滋阴 | 刮痧 | 养肝 | 焦虑 | 心火 | 长寿 | 补肾 | 脾胃 | 健脾 | 衰老 | 祛湿 | 脾虚 | 气血 |
[中医养生]最热资讯
全站最热
- [腹部疾病] 拉肚子拉水
很多人都会遇到拉肚子拉水的情况,特别是在大吃一顿或者是感冒的情况下。关于拉肚子拉水,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饮食问题,或者是因为肠胃问题。本页包...
- [杨奕] 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
本页提供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包括完整目录、共计6大章,66个小节的详细内容。涉及到全身的各个反射区,以及自然疗法、反射区疗法、食疗等。另外...
- [穴位] 耳穴的名称,部位与主治
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规律,耳穴在耳郭的分布犹如一个倒置在子宫内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其分布的规律是,与面颊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
- [健康自测] 手掌发黄是怎么回事
手掌发黄,一般是血管内血液不充盈或是皮肤营养不良的表现,这种情况通常是慢性病的征兆,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贫血、慢性结肠炎等。但手掌发黄同样...
- [健康图库] 人体淋巴分布图图片
这是关于人体淋巴分布图的图片,图片所在的文章是:20120910天天养生视频和笔记:何裕民讲淋巴瘤,癌,重压出的淋巴癌,图片尺寸390x378像素,格式是JPG...
中医养生最新资讯
-
人体经脉之足阳明胃经
穴位经脉循行 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之侧,上行到鼻根部,与旁侧足太阳经交会,向下沿着鼻的外侧,进入上齿龈内,回出环绕口唇,向下交会于颏唇沟中点处,再向后沿着口腮后下方,出于下颌面动脉处,沿着下颌角,上行耳前,经过颧弓,向上沿着发际,到达前额。面部...
全文阅读04-22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足阳明胃经 相关内容: 胃经
-
人体经脉之手阳明大肠经
穴位手阳明大肠经,起于示指末端,沿着示指桡侧缘向上,通过第1、2掌骨之间向上进入两筋之间的凹陷处,沿前臂外侧前缘,至肘部外侧,再沿上臂外侧前缘,上走肩端,沿肩峰前缘,向上交会于大椎穴,再向下进入缺盆部,联络肺脏,向下通过横膈,属大肠。缺盆部支脉:...
全文阅读04-21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手阳明大肠经 相关内容: 大肠经
-
人体经脉之手太阴肺经
穴位经脉循行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绕过来沿着胃的上口,通过横膈,属于肺脏,从肺系(指肺与喉相联系的结构)横行出来,向下沿着上臂内侧前缘,下行到肘窝中,再沿着前臂内侧桡侧前缘,进入寸口,经过鱼际,沿着鱼际边缘,出到达拇指桡侧端。...
全文阅读11-02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手太阴肺经 洗肺茶 相关内容: 肺经
-
人体十四经及常用穴位
穴位经络学说是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和不断发展起来的,多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各科的诊断和治疗,与按摩、点穴及针灸等疗法尤为密切。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借以行气血、...
全文阅读 -
自然标志取穴法
穴位体表标志法又称自然标志取穴法。即根据人体的自然标志定取穴位的方法。...
全文阅读 -
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穴位手指同身寸取穴法是在分部折寸的基础上,医者用手指比量取穴的方法,又称指寸法。 因各人的手指长度及宽度和其他部位有一定的比例,所以可以用患者本人的手指来测量定穴,临床上医者用自己的手指比量时,要参照患者身材的高矮胖瘦作出伸缩,才能减少误差。一...
全文阅读 -
骨度分寸法
穴位《灵枢·骨度》篇记载了人体各部的骨骼尺寸,经后人补充修改后,被用作量取穴位的折算长度,不论男女、老少、高矮、胖瘦均可按这一标准进行测量,这就叫做“骨度分寸法”。...
全文阅读 -
穴位按摩基础
穴位穴位按摩是以一定的手法或按摩工具,作用于人体体表的某些特定的穴位,达到强身健体或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通过经络的传感效应,达到平衡阴阳、调理脏腑、扶正祛邪、活血化瘀、疏经通络和消肿止痛等目的。...
全文阅读04-17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穴位按摩 相关内容: 穴位 按摩
-
美容与按摩
穴位爱美是人之天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寻找美的途径,也越来越迫切。如何使人容光焕发?一讲到美容,就会想到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化妆品。其实,靠化妆不是真正的美,真正的美应该是身心健康、充满活力的自然美。...
全文阅读 -
肥胖及原因
穴位肥胖是指由于人体代谢失调,导致脂肪组织超量积蓄,在没有水肿、钠潴留、肌肉发达等情况下,体重超过成人正常标准10%为偏重,超过20%称为肥胖。其中,超过20%~30%为轻度肥胖;超过30%~50%为中度肥胖;超过50%以上为重度肥胖。...
全文阅读 -
运动减肥
穴位运动不但能锻炼提高体质,健全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而且能直接增加脂肪的消耗,起局部和全身的减肥作用。...
全文阅读11-03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运动减肥 健脾化湿茶 相关内容: 减肥
-
饮食调理防治肥胖
穴位合理饮食,对于防治肥胖十分重要。减肥时的饮食要求是:限制总热量的摄入,使热量的消耗略大于摄入,呈负平衡而使体重下降。在限制热能总量的基础上,使饮食结构合理,进食时间和方法适当。...
全文阅读11-03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肥胖 健脾化湿茶 相关内容: 饮食调理
-
按摩减肥手法
穴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倾向也增多了。为适应人们减肥的需要,出现了众多的减肥方法和减肥药物。从临床实践情况看,穴位按摩与饮食调整相结合,是一个经济有效的减肥好方法。...
全文阅读11-03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按摩减肥 健脾化湿茶 相关内容: 减肥 按摩
-
增强免疫力的自我保健
穴位用手掌根在肾俞穴上下左右各擦50次。...
全文阅读04-09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脚全息穴 相关内容: 免疫力 增强免疫力
-
聪耳健目的自我保健
穴位用指端按揉攒竹、四白、太阳穴各2分钟。 ...
全文阅读 -
健肠胃的自我保健
穴位两手拇指伸直,顺时针方向旋转50次,然后再逆时针方向旋转50次,转动拇指时,其余四指要伸直并在一起不动。 ...
全文阅读 -
强心健脑的自我保健
穴位用右手拇指端按压左手掌心劳宫穴,右手其余手指顶住手背,一压一放为1次,共50次。然后换一只手进行。 ...
全文阅读03-30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强心健脑 相关内容: 健脑
-
小儿常见病症治疗
穴位小儿抵抗力弱,容易受感染发生感冒,发病时体温较高。...
全文阅读 -
小儿按摩的特点、部位和手法
穴位小儿的特点是:气血未充、皮肤娇嫩。其按摩治疗的部位和手法,除有一部分与成人类似外,多有所不同。下面简要介绍适用于小儿的按摩部位和手法。...
全文阅读03-28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小儿按摩 相关内容: 按摩
-
活血强身的自我保健
穴位用双手捏住双耳耳尖(耳轮最高处),用力向上提拉,一提一放为1次,共30次。...
全文阅读03-27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活血强身 相关内容: 活血
-
鼻衄病症的防治的穴位按摩
穴位鼻衄又称鼻出血,其原因可以是局部性的,也可以是全身性的。局部性的见于鼻外伤,鼻黏膜干燥,鼻部炎症或肿瘤等;全身性的见于急性传染病的高热,或血管硬化、血液,高血压、肝脏,倒经等。中医认为是胃火上迫鼻窍,导致血热妄行所致。鼻出血多发生于单侧...
全文阅读03-26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鼻衄 相关内容: 穴位按摩 穴位 按摩
-
过敏性鼻炎病症的防治的穴位按摩
穴位过敏性鼻炎是身体对某些过敏原(如花粉等)敏感性增高而在鼻部出现的变态反应性疾。发病原因与过敏性体质、内分泌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有关,并有一定遗传倾向。本病往往突然发作,鼻内奇痒,鼻腔黏膜高度水肿,有大量清水样鼻涕,并可伴有头痛、鼻塞等症...
全文阅读10-28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特禀体质 过敏性鼻炎 相关内容: 过敏 穴位按摩 鼻炎 穴位 按摩
-
慢性鼻炎病症的防治的穴位按摩
穴位慢性鼻炎大多为急性鼻炎反复发作,致鼻黏膜长期受到炎症刺激,引起黏膜及黏膜下层慢性炎症,或外界有害气体的长期刺激所致的病症。本病的主要症状是:鼻塞,遇冷空气刺激时加重;鼻塞严重时,嗅觉减退、鼻涕增多。...
全文阅读03-24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慢性鼻炎 相关内容: 穴位按摩 鼻炎 穴位 按摩
-
耳鸣病症的防治的穴位按摩
穴位耳鸣是听觉功能紊乱所引起的一种症状。患者自觉听到一种实际并不存在的声音,声调多种多样,在安静的环境中更为明显。发病原因十分复杂,耳部疾患、药物中毒、全身衰弱,都可引发。中医认为多由肾虚所致。...
全文阅读03-23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耳鸣 相关内容: 穴位按摩 穴位 按摩
-
老年性耳聋病症的防治的穴位按摩
穴位耳聋是指听力低于正常的疾。轻者听力减退,只能听近距离声音;重者可完全丧失听力。老年人因内耳退化而致耳聋时,称老年性耳聋。...
全文阅读03-22栏目:【穴位】核心内容: 老年性耳聋 相关内容: 耳聋 穴位按摩 穴位 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