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导航 ] 首页 > 养生堂视频 >
20250412养生堂视频和笔记:朱跃兰,湿邪,五指毛桃茯苓瘦肉汤
发布时间:2025-04-17 18:03:37
作者:百年养生网
出处:百年养生网
所在栏目:养生堂视频 养生堂2025视频全集
本页提供2025年4月12日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节目请到的嘉宾是朱跃兰。主题是《春季祛湿“避坑”指南》。主要介绍湿邪引起的干燥有哪些特点,红豆薏米水你用对了吗等相关内容。百年养生网提供视频全集的在线观看和主要内容介绍(节目要点笔记)。
今天节目一开始,国家级名老中医朱跃兰就在现场找到了一个最“湿”的观众和一个最“干”的观众。
这两种南辕北辙的症状背后很可能是同一种春季邪气导致的,而且大家不常把这种邪气和春季联系在一起,容易忽略它——这种邪气就是湿邪。
说到湿邪,大家往往觉得夏季才需要警惕,而朱教授指出,实际上春季祛湿也非常有必要。那么湿邪引起的干燥有哪些特点呢?还有哪些常见的祛湿误区呢?
春季这种干燥竟然与湿有关
湿邪,不管是内湿还是外湿,都会对人体带来很大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认为体内有湿,身体就会表现出以湿为主的症状,比如皮肤油腻、容易出汗、皮疹等。
湿瘀闭阻
如果湿邪阻滞日久,气机不畅,出现湿瘀闭阻,就会影响津液的正常输布,导致津液不能濡养脏腑、组织和官窍,身体就会表现出一些干的症状,比如皮肤粗糙、有鳞屑。
此外,湿邪的特点是黏滞、重浊,往往还容易在下肢部位出现黑色素沉着,或者是紫红色的瘀点、瘀斑。
你的干燥是津液不足还是湿气瘀滞
津液不足:症状表现为口干口渴、想喝水;体征看舌头,表现为舌红、有裂纹,没有舌苔,有点像“草莓舌”、“牛肉舌”。
湿气过足:症状表现为口渴但不欲饮,因为体内并不缺乏津液,只是津液无法上输;这类人的舌象一般表现为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苔厚腻发白。
祛湿误区一只有长夏才祛湿
湿邪是无处不在、四季都有的。
春季是阳气升发、万物复苏的季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也逐渐旺盛,其实此时祛湿是最好的,符合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
另外,如果不及时清除人体内的湿邪,湿瘀日久会化热,形成湿热,造成更严重的问题。所以春季祛湿也符合中医的治未病原则,为夏季打好基础。
祛湿误区二红豆薏米水你用对了吗
朱教授指出,祛湿方法多样,老百姓在家也有不少自用妙招,但是从临床上看,这里面可能隐藏着一些误区。
就比如大家熟知的红豆薏米水,如果用法用量不对,不仅不能很好的祛湿,反而可能伤害脾胃。
薏米有生薏米和熟薏米,生薏米是偏寒凉的,长期喝会伤胃,容易导致脾胃虚寒。而红豆是含嘌呤比较高的食物,血尿酸比较高的人不适合多吃。
朱教授给大家带了一款改良版的红豆薏米水,寒凉少了,还能健脾养胃。
改良版红豆薏米水
组成:红豆10克、炒薏米10克、大枣2~3枚、陈皮1片
方解:红豆、薏米清热利湿,熟薏米经过炒制以后寒凉性降低;陈皮大枣健脾养胃,陈皮还能理气。
适合身体困倦、长少量皮疹、大便黏腻等体内有湿的人群。但如果喝了1~2周后症状没有及时缓解,建议大家尽早就医。
祛湿误区三湿邪的产生只与脾有关
朱教授告诉我们,关于祛湿最大的一个误区就是湿的产生只与脾有关。
其实与湿相关的脏腑有三个——肺、脾、肾。
《素问·经脉别论》里就写道:“饮入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如果单纯认为水液代谢只与脾有关系的话,容易忽略另外两个脏腑由于水液代谢异常而引发的一些疾病。
肺中湿邪
肺中的湿邪有三种不同类型,分别是寒湿、湿热和痰湿,我们今天主要讲解其中的一种,也是临床上相对更加常见的一种——痰湿。
朱教授在现场为大家详细讲解了痰湿在肺的症状,并带来一款适合日常生活使用的药膳。
肺中有痰湿的症状咳嗽咯痰、气喘胸闷、身体困重、面色晦暗、舌苔白腻或厚腻。
五指毛桃茯苓瘦肉汤
图:五指毛桃茯苓瘦肉汤
组成:五指毛桃20~30克、茯苓10~15克、瘦肉100~150克、(还可以加山药30~50克)
方解:五指毛桃既补脾气又补肺气;茯苓健脾利湿;瘦肉是优质蛋白,可以提高免疫力。
这碗药膳能够健脾化湿、温化寒痰,适合肺中寒湿、痰湿症状比较轻的人群,一周最多喝2~3次。要注意不适宜阴虚火旺及湿热人群。
肾有湿热
同样的,肾中的湿邪也有三种不同的类型,分别是湿热、湿毒和寒湿,其中相对常见的是湿热,朱教授也大家带来了一款药茶。
湿热下注的症状排尿异常:尿频、尿急、尿痛、尿色改变;腰膝酸痛:多为钝痛或酸痛,劳累后疼痛可能加剧;伴随症状:口苦、口干、恶心、食欲减退等。
通草竹叶薏苡仁水
组成:白通草3克、薏苡仁10克、淡竹叶5克(沸水冲泡),焖泡15~20分钟。
方解:白通草清热利湿、通气下乳;淡竹叶清热利湿;薏苡仁清下焦湿热。适合肾中湿热的人群喝,虚寒、阴虚火旺的人群不适宜饮用。
https://item.btime.com/219kdcjs4jfcei6hpju8bcl83o5
20250412养生堂视频和笔记:朱跃兰,湿邪,五指毛桃茯苓瘦肉汤
相关内容推荐
-
湿邪 咳嗽 陈皮 茯苓 尿频 红豆 牛肉 薏苡仁 朱跃兰 阴虚 脾胃 补脾 疼痛 口苦 尿急 尿痛 脾胃虚寒 尿酸 养胃 恶心 虚火 清热 健脾 血尿 胸闷 药膳 嘌呤 提高免疫力 新陈代谢 水液代谢 喘 阳气 皮肤粗糙 舌象 气喘 寒痰 山药 胃虚寒 食欲减退 免疫力 脾气 湿毒 祛湿 出汗 下焦 内湿 津液 舌苔厚腻 舌苔 阴虚火旺 面色 湿热 寒湿 健脾利湿 薏米 代谢异常 补肺气 口干 长夏 湿热下注 湿气 喝水 痰湿 齿痕 津液不足 化湿 外湿 优质蛋白 老中医 茶 健脾养胃 补肺 面色晦暗 竹叶 尿异常 尿色 枣 脏腑 药茶 口渴 草莓 虚寒 排尿异常 养脏腑 淡竹叶 脾胃虚 大枣 皮疹 瘦肉 养生堂朱跃兰 健脾化湿 理气 色素沉着 痰 湿 寒 治未病 炒薏米 肺气 牛肉舌 劳累 黑色素 蛋白 邪气 瘀 代谢 清热利湿 精气 五指毛桃茯苓瘦肉汤
本周热点
今日深度资讯
全站最热
- [腹部疾病] 拉肚子拉水
很多人都会遇到拉肚子拉水的情况,特别是在大吃一顿或者是感冒的情况下。关于拉肚子拉水,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饮食问题,或者是因为肠胃问题。本页包...
- [杨奕] 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
本页提供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包括完整目录、共计6大章,66个小节的详细内容。涉及到全身的各个反射区,以及自然疗法、反射区疗法、食疗等。另外...
- [穴位] 耳穴的名称,部位与主治
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规律,耳穴在耳郭的分布犹如一个倒置在子宫内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其分布的规律是,与面颊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
- [健康自测] 手掌发黄是怎么回事
手掌发黄,一般是血管内血液不充盈或是皮肤营养不良的表现,这种情况通常是慢性病的征兆,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贫血、慢性结肠炎等。但手掌发黄同样...
- [健康图库] 人体淋巴分布图图片
这是关于人体淋巴分布图的图片,图片所在的文章是:20120910天天养生视频和笔记:何裕民讲淋巴瘤,癌,重压出的淋巴癌,图片尺寸390x378像素,格式是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