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血培养阳性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凡有提示细菌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如发热伴有心脏杂音,尤其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杂音,贫血、血尿、脾大、白细胞增高和伴或不伴栓塞时,血培养阳性,可诊断本病。
1.原有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或换瓣患者伴有1周以上不明原因的发热。
2.栓塞现象。
3.出现脑卒中、脾肿大及皮肤病变者。
4.血培养阳性,超声检查发现有赘生物。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常易导致误诊和漏诊,应注意鉴别。
1.有风湿活动
原有风湿性心瓣膜病,已确诊感染性心内膜炎者经足量抗生素治疗体温不退者,说明有风湿活动。
2.右心内膜炎
右心内膜炎有肺梗死症状或反复发生的肺部感染,而无皮肤及体循环及栓塞现象。
3.糖尿病、结核病
糖尿病、结核病有非特导性全身不适、疲乏、体重减轻、夜间盗汗等症状。
4.结缔组织病
结缔组织病可见发热和类风湿症状。
5.淋巴瘤
淋巴瘤有发热、贫血、脾肿大。
6.心脏黏液瘤
心脏黏液瘤有发热、体位性晕厥、栓塞、全身乏力、消瘦以及心脏杂音随体位变化等,超声心动图可确诊。
上一篇:感染性心内膜炎辅助检查
下一篇:中医话感染性心内膜炎
扩展阅读: 糖尿病 心脏病 发热 淋巴瘤 感染性心内膜炎 贫血 结核病 疲乏 脑卒中 盗汗 结核 风湿 乏力 血尿 抗生素 先天性心脏病 超声心动图 白细胞 肺部感染 晕厥 类风湿 卒中 养阳 心动图 超声 超声检查 感染 心内膜炎 体重 夜间盗汗 淋巴 赘生物 湿 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