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导航 ] 首页 > 中医养生 > 针灸 >

拔火罐与养生

发布时间:2014-02-28 11:34:44 作者:百年养生网 出处:百年养生网

所在栏目:针灸 核心内容: 拔火罐

拔火罐,是我国民间流传很久的一种独特的治病方法,俗称“拔罐子”“吸筒”,在清代赵学敏撰写的《本草纲目拾遗》中叫“火罐气”,在明代医家陈实功撰写的《外科正宗》中又叫“拔罐法”。我国古代先民医疗水平相对落后,尤其外科对一些常见的疮疡痈肿治疗方法不是很多,在最初火罐疗法还不成熟的情况下,是把磨有小孔的牛角筒罩在患处排吸脓血。所以,一些古籍又称拔火罐为“角法”。医学文献详细记载拔火罐治疗疾病的是晋代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最初的牛角逐渐被陶罐、竹罐、瓷罐所替代,现代工艺多用玻璃罐。较之古法,玻璃罐能清晰透视火罐内的情况,准确把握拔罐程度,能及时发现拔罐处皮肤改变情况,防止皮损、水疱等意外情形的发生。治疗范围也从早期的外科痈疮扩展到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临床各科的治疗。

现在的针灸科、健康保健、美容瘦身等科室都把火罐疗法作为一种必备的治疗工具以提高临床疗效。针灸拔罐,病去一半,就是长期以来百姓对拔火罐疗效客观真实的评价。

拔火罐法与针灸疗法一样,也是一种物理疗法。拔火罐是通过空腔器对人体局部的温热和负压作用,而引起局部组织充血和皮内轻微的瘀血,促使该处的经络畅通,气血旺盛,具有活血、行气、止痛、消肿、散结、祛风、散寒、除湿、拔毒的作用。由于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效果显著,所以在民间历代沿袭,至今不衰。现代针灸临床已把这种疗法广泛运用于各科疾病的治疗,一些成熟的经验发表在国内权威报刊上,使得这一古法焕发了青春,登上大雅之堂,发挥了独特的防病治病作用。

详解血瘀体质:血瘀体质的表现症状,自测题,怎么调理,食疗药膳

拔罐疗法之所以具有良好的临床作用,是因为它是以中医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学说为指导,以火罐在体表进行吸拔为主要手段而形成的一套独特治疗方法,从中医角度来看,拔火罐具有以下几种治疗作用。

平衡阴阳:中医认为,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最基本保障,阴阳失衡就会出现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的格局。发热是机体阳气盛实的表现,而恶寒则是阴气盛实的原因,遇此情况可在大椎穴拔火罐以平衡阴阳治疗发热恶寒;小腹虚寒如宫寒不孕妇女,可在关元穴拔火罐以温暖下元;肝阳亢盛的病人容易出现头晕目赤等阳气亢盛的症状,在肝俞刺络拔罐能平肝潜阳。所以,拔火罐具有平衡阴阳的作用。

调理脏腑:拔罐疗法通过对经络、穴位局部的吸附作用,使穴位周围产生充血、瘀血变化,穴位又通过经络与内在脏腑相连,可以治疗各种脏腑疾病。如在肾俞穴拔罐可治疗肾虚腰痛、耳聋耳鸣、月经不调等;中脘穴拔罐能治疗胃脘胀满、食积不化、纳谷不香等。

王波:长高贴敷方的配方与用法,功效与禁忌,长高,命门穴,生长激素

疏通经络:拔罐疗法通过其温热机械刺激和负压作用,加强了穴位和皮部经筋的联系,而穴位及皮部经筋是与经络密切相连的。所以拔罐能疏通经络,使营卫调和,祛除经络中的各种致病邪气,气血畅通,筋脉关节得以濡养,从而可以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

协助诊断:通过拔罐部位皮肤变化可以推断疾病的性质、部位及与脏腑的关系。如拔肩井穴,起罐后出现紫斑、瘀点多为颈椎病气血瘀滞的表现,黑紫色伴局部发热者为热毒炽盛或阴虚火旺,色黑紫伴有局部发凉者为寒凝、阳虚、气虚,发痒或出现皮纹者为感受风热之邪;拔脾俞穴,起罐后出现很多细小水疱,多为体内湿气较重,湿邪困脾的表现;患者在拔罐过程中,皮肤所呈现的颜色逐渐变浅,症状也大多逐渐缓解;拔罐处皮肤的颜色越来越深,说明病情在加重或无改善,因此,借助拔罐可以判断病情好转或恶化。

祛除病邪:拔罐疗法以负压吸拔体表穴位,不仅能够开泄腠理、祛除风寒,还能调整脏腑、气血、经络的功能,鼓舞人体正气,祛除体内致病邪气。拔罐法能有效地治疗感冒、疼痛、胀满等症状即是实例。

林洪生:沙参玉竹麦冬汤的功效与作用,做法,润肺,清肺,防肿瘤

双向调节作用:拔罐疗法具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就是说在临床上取穴和拔罐的方法都不变的情况下,因为人体的功能状态不同而产生截然不同的治疗作用。如,内关穴拔罐,既可治疗心动过缓又可治疗心动过速;足三里穴拔罐既可以治疗便秘也可以治疗腹泻。这种双向良性调节作用是临床上异病同治的理论基础。

保健养生:中医学认为拔罐可以疏通经络、调整气血、培本固元。通过拔罐对皮肤毛孔、腠理、经络、穴位的吸拔作用,可以引导营卫之气始行输布、鼓动经脉气血、濡养脏腑器官、温煦皮毛,同时使虚衰的脏腑功能得以振奋、畅通经络、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使气血得以调整,从而达到健身祛病疗疾的目的。常用于拔罐养生保健的穴位有:肾俞、关元、足三里、大椎、膏肓、三阴交、内关等。

了解了拔罐疗法的上述常识,下面介绍拔罐法的具体操作。先说选择拔罐部位:人体腰背部肌肉丰厚又相对平坦,是拔罐最佳的选择,尤其是拔罐技术掌握不娴熟者,肩背腰是最常用拔罐选择的部位,一些养生保健穴,如大椎、膏肓、至阳、脾俞、肾俞等也分布在后背,而且五脏六腑都在腰背部有相应的对应区,如肺俞、心俞、肝俞、肾俞、胃俞等,这些穴位与脏腑发生着直接的沟通关系,均在背部膀胱经第一循行线上,不论是治疗还是养生在这些穴位上轮流拔罐,既不影响工作休息,还能减少对一个部位反复拔罐而造成的疼痛。人体的其他部位如头面部范围小、胸腹部皮肉娇嫩、四肢要从事繁重的劳作经常暴露,除非必须,一般不用拔罐。

其他如骨关节、心脏、乳头、患有皮肤病的部位、毛发多的地方均不宜拔罐。中医认为人体阴阳保持平衡是靠脏腑、经络、气血各自分工又相互配合来完成的,经络学说中的十四正经尤其奇经八脉对人体气血的疏通、溢蓄有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是慢性病人或大病久虚或亚健康患者祛除病邪、恢复正气过程中必须依赖的生命基础。其中最重要的是任督二脉,我们经常在武侠小说和电影中听说,主人公无意间打通了任督二脉之后功力大长,一夜间成为武林高手。当然,这是文学作品的夸张,但也从另一方面佐证了任督二脉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那么,用拔罐法怎样疏通任督二脉呢?简单的方法就是“平衡”疗法。如顽固性咳嗽可在大椎和天突二穴平衡拔罐,胸痛在膻中和至阳二穴平衡拔罐,肾阳不足之腰冷痛、小便失禁在气海和命门拔罐等。这样不仅平衡了阴阳,疏通了任督二脉,尤其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故任督二脉平衡拔罐法亦为临床所常用。

如去医院拔罐,因为有严格的操作流程和医疗规范此不必赘述。简单介绍一下患者在家中自行拔罐的要领。最好选取医用玻璃罐,拔火罐前,应先将罐洗净擦干,让病人舒适地躺好或坐好充分暴露要拔罐部位,如拔罐处皮肤过于粗糙干燥或松弛应在罐口涂以少量凡士林,以确保拔罐后的稳定。将蘸有酒精的棉球用镊子或医用血管钳夹住点燃,一手持罐,将点燃的棉球迅速敏捷伸入罐内,将火球在罐中上下左右晃几下并迅速撤出,与此同时把罐快速拔在治疗部位。拔罐时,注意不要把罐口边缘烧热以防烫伤皮肤;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疱时,小的无须处理,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水疱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以甲紫或烫伤膏再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拔罐时间,大号火罐吸附力强,一般拔5-10分钟,小罐可10-15分钟。此外,还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病程以及拔罐的施术部位而灵活掌握,青壮年时间可稍长些,年老体弱者短些;新病、轻症、疼痛性疾病等留罐时间短;慢性病、重病、麻木等留罐时间长;头面、颈肩、上肢留罐时间短;腰背、臀部、下肢、腹部留罐时间长。总之,临床上视疾病性质及病体状况灵活运用,留罐时间达到充血性罐或瘀血性罐即可。留罐期间有些患者皮肤出现水疱,如有些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拔膻中、鸠尾3-5分钟即起水疱。另外,水肿、脾湿、酒湿、暑湿患者易起水疱,可用针轻挑水疱,加速病气排出,要注意防感染。对一些青壮年以养生保健为主的人不宜拔出水疱。起罐的方法:动作要轻柔、协调,双手配合,一手握罐将其稍倾斜,另一手拇指近罐口缘挤压皮肤,使气体缓慢充满罐内,罐体自然脱落。不可生拉硬拔,以免损伤皮肤,产生疼痛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起罐后,局部皮肤常出现蒸汽,可用棉球擦干,若有水疱处理同前述,若局部皮肤绷紧胀痛,可轻轻按揉使其放松,拔罐处皮肤的紫红斑点属正常反应,无须特别处理。治疗结束后,应休息5-10分钟,避风寒,以确保疗效。拔罐疗程:急性病,如感冒、发热、重病、顽固性疼痛,每天可拔罐2-3次,注意拔罐部位要有不同穴的选择;慢性病或养生保健可以每天1次或隔日拔1次;拔罐后出现较重的瘀斑,应尽量避免反复拔之,以防皮肤破损。

一般治疗5-10天为1个疗程,间隔3-5天,进行第2个疗程。急性病治疗2-3次,慢性病治疗2-3个疗程无明显效果,应改用其他疗法。

最后介绍常见的拔罐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证:呼吸系统,急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咽喉炎、胸膜炎、喘息性支气管炎等。消化系统,急慢性胃炎、胃脘胀痛、消化不良、呃逆吞酸、急慢性肠炎、腹泻便秘等。循环系统,高血压、心律失常、冠心病、供血不足等。运动系统,颈椎综合征、肩周炎、网球肘、背部筋膜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骨质增生、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痛、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等。神经系统,神经性头痛、肋间神经痛、失眠、抑郁症、末梢神经炎等。妇科,痛经、闭经、月经不调、慢性盆腔炎等。其他如疖肿、毛囊炎、乳腺增生、卵巢囊肿等。

禁忌证:皮肤溃烂或严重过敏者,有接触性传染病者,皮肤肿瘤或皮下不明包块者,有出血倾向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白血病者,颈部、心尖部、肺尖部、胸肋部及体表大血管处,妊娠妇女的腰腹部及乳房,急性骨关节软组织损伤,面部和严重水肿病人等均不宜拔罐。

简单介绍在家庭最适合拔罐的三种常见病。应当说明的是,在家庭拔罐只能起到辅助治疗作用,病情比较严重的最好还是到医院治疗,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腰痛:在腰痛处和委中穴拔罐15分钟,每日1次。

肩周炎:在肩疼痛部位拔罐10-15分钟,每日1次。

痛经:在关元穴和血海穴拔罐10分钟,每日2次。

相关内容推荐

全站最热

  • [腹部疾病] 拉肚子拉水

    很多人都会遇到拉肚子拉水的情况,特别是在大吃一顿或者是感冒的情况下。关于拉肚子拉水,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饮食问题,或者是因为肠胃问题。本页包...

  • [杨奕] 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

    本页提供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包括完整目录、共计6大章,66个小节的详细内容。涉及到全身的各个反射区,以及自然疗法、反射区疗法、食疗等。另外...

  • [穴位] 耳穴的名称,部位与主治

    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规律,耳穴在耳郭的分布犹如一个倒置在子宫内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其分布的规律是,与面颊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

  • [健康自测] 手掌发黄是怎么回事

    手掌发黄,一般是血管内血液不充盈或是皮肤营养不良的表现,这种情况通常是慢性病的征兆,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贫血、慢性结肠炎等。但手掌发黄同样...

  • [健康图库] 人体淋巴分布图图片

    这是关于人体淋巴分布图的图片,图片所在的文章是:20120910天天养生视频和笔记:何裕民讲淋巴瘤,癌,重压出的淋巴癌,图片尺寸390x378像素,格式是JPG...

文章评论

深度资讯月榜

本类周榜

随机深度资讯

  • 官方微信公众号
在任何搜索引擎中搜索一下“ 百年养生网 ”即可快速到达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