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导航 ] 首页 > 中医养生 >

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发展源流

发布时间:2012-06-12 01:46:27 作者:百年养生网 出处:百年养生网

所在栏目:中医养生

“不治已病治未病”这一学术思想是中医防治理论的精髓,其形成与发展源远流长,自《内经》提出后,历代医家作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使之不断充实和完善。

(一)奠基于《内经》、《难经》

中医“治未病”思想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强调了治未病的重要性。此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和《素问·刺热论》又分别指出:“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藏。

详解血瘀体质:血瘀体质的表现症状,自测题,怎么调理,食疗药膳

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肝热病者左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此处所谓“未发”,实际上是已经有先兆小疾存在,即疾病早期症状较少且又较轻的阶段,《内经》时代的中医学已认识到,人体由健康向疾病的转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具有积极意义,因此,《灵枢·逆顺》中谓:“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即是强调在疾病发生之前或萌芽之初,把握时机,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以防止疾病的发生,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对于已发生的疾病,中医“治未病”思想强调“既病防变”,对此,《难经·七十七难》从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出发,阐述道:“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脾,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内经》和《难经》提出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思想,开启了中医预防思想的先河,为中医“治未病”学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发展于《伤寒杂病论》

王波:长高贴敷方的配方与用法,功效与禁忌,长高,命门穴,生长激素

东汉张仲景禀《内经》、《难经》之旨,结合自己的医疗实践,发展了中医预防保健理论,在《金匮要略》中提出预防保健要重视“养慎”的思想,即内养正气,外慎邪风之意。《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指出:“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遣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不但指出了摄生养慎对未病前预防保健的积极意义,还提出了预防保健的一些具体措施。

张仲景十分强调在疾病初发,邪位浅表时及早治疗的重要性,认为若一时不慎而感受外邪,必须早期及时治疗,防微杜渐,以防病邪深入于内,灭病邪于萌芽之时。《金匮要略》中多处可见谨微防病的论述,《血痹虚劳病脉并治第六》云:“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喜盗汗也”。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云:“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从这些论述中可见,对于亚健康状态仲景早有认识,他认为从外形看虽似无病,像正常健康人的亚健康状态,可通过脉象或症状的仔细观察,以早期发现。《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云:“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强调了疾病早期治疗,并告诫医生要善于抓住疾病早期征兆,及早诊断和治疗,如在经络开始受邪,尚未深入脏腑之时,即及早治疗,四肢刚刚感觉重着不适,即用导引、吐纳、针灸、膏摩等方法,使机体气血畅行,提高抗病能力,以免贻误病情,防止疾病由浅至深,由轻至重,杜绝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林洪生:沙参玉竹麦冬汤的功效与作用,做法,润肺,清肺,防肿瘤

对于已经发生的疾病,仲景非常重视既病防变,根据五行生克制化理论和脏腑经络传变规律,以治肝实脾为例阐明了已病后对未病脏腑在治疗上的预防措施,强调肝之病,多传变至脾,治疗当“先安未受邪之地”,指出在治疗疾病时应注意照顾未病的脏腑,防止疾病的传变,先治或先安未病的脏腑,截断疾病的传变途径,防其蔓延为患,使疾病向痊愈方面转化。《金匮要略》中还谈到肝虚病宜用甘味以培土荣木的生克制化规律:“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故实脾,则肝自愈”。

此外,张仲景还认识到病后调摄对于防止疾病复发的意义,他在《伤寒论》六经病篇之后,专设《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提出“劳复”、“食复”的概念,指出伤寒新愈,若起居作劳或饮食不节,均易致疾病反复,因此在疾病初愈之时,应慎起居、节饮食、勿作劳,做好善后调护,方能巩固疗效,防止疾病复发。

(三)充实完善于后世历代医家

古代医家对于“治未病”的学术思想非常重视,自《内经》、《伤寒杂病论》以降,诸多中医经典著作中常有论述。唐代大医家孙思邈是位极重视治未病的医家,他比较科学地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认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千金要方·养性序第一》曰:“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于既逝之后。”提倡积极养生的思想,反对单纯着眼于疾病的被动治疗,认为人能否延年益寿,与能否有效地预防疾病有密切的关系。此外,他还认为“治未病”应当“形神共调”,因为人的神与形、心与身都是相互影响的,情绪波动,精神抑郁或紧张,是许多疾病的发生原因,心理活动的失宜会损害人体的健康,正如《千金要方·卷十九》所言:“凡远思强虑伤人,忧恚哀伤伤人,喜乐过度伤人,忿怒不解伤人,汲汲所愿伤人,慽慽所患伤人。”因此在预防保健中强调重视精神和情志的调养,并引用嵇康的话予以阐明:“养生有五难: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去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如果“五者无于胸中,则信顺日跻,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孙思邈还提出“食药并济”和“动静相宜”的养生原则,重视日常“食养”、“食疗”,指出“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不明药忌者,不能以除病也。”主张除了患病时辨证论治,平时服食具有滋补和预防作用的药物,作为养生措施之一,可增强体质,益寿颐养。同时还提倡动静相宜的养生运动,《千金翼方》指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通过合理科学的预防养生,可以使人体气血充实,五脏功能健旺,方能适应自然界变化,抵御外邪的侵袭。

晋代葛洪,在《抱朴子·地真》中指出:“是以圣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迫于既逝之后。”强调气功摄生。宋代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也强调:“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夜,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矣。”元代邹铉《寿亲养老新书》注重日常的养护:“提出摄养之道,莫若守中实内,以陶和将护之方。须在闲日,安不忘危。”“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五脏受气,盖有常分,不适其性而强之,为用之过耗,是以病生。”元代著名医家朱震亨深入研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后,在《丹溪心法》卷前指出:“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故宜夜卧早起于发陈之春,早起夜卧于蕃秀之夏,以之缓形无怒而遂其志,以之食凉食寒而养其阳……与鸡俱兴于容平之秋,以待日光于闭藏之冬,以之敛神匿志而私其意,以之食温食热养其阴。……未尝不以摄养为先。……既以法于阴阳,而继之调于四气,既曰食饮有节,而继之起居有常,谆谆然以养生为急务者,意欲治未然之病。”告诫人们应内养正气,外避风寒,重视精神调节及真气保养,使志无怒,使志安宁,顺应自然四时气候变化,调饮食,慎起居,春养生气,夏养长气,秋养收气,冬养藏气,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后世医家通过临床实践已观察到许多危重疾病,具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发病前会出现某些征兆,若能遵循“治未病”原则,根据“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的思想,早期予以预防及施治,就可以防止疾病向纵深发展。以中风病为例,其病因与人们的日常调摄失当具有密切关系,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非风》中就曾指出:“……多以素不能慎,或七情内伤,或酒色过度,先伤五脏之真阴。”其病机为“阴亏于前,而阳损于后,阴陷于下,而阳泛于上,以致阴阳相失,精气不交,所以忽而昏愦,卒然仆倒……”。因此,预防中风应从情志、起居、饮食等方面入手。此外,出现中风先兆时,早期诊断和干预,能够避免中风的发生。《证治汇补·预防中风》篇中载:“平人手指麻木,不时晕眩,乃中风先兆,须预防之,宜慎起居,节饮食,远房帏,调情志”。《针灸大成·治症总要》中也提到:“但未中风时,一两月前,或三四月前,不时足胫上发酸重麻木,良久方解,此将中风之候也。便宜急灸足三里、绝骨四处各三壮”。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记录了30种中风前驱症状,并指出“因不痛痒,无寒无热,无碍饮食起居,人最易疏忽”。对中风潜证的治疗也提倡辨证求因、“无者求之”的早期治疗。又如虚劳病,若病已成,往往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绮石在《理虚元鉴·虚劳当治其未成》中告诫说:“当于未成之先,审其现何机兆?中何病根?尔时即以要言一二语指示之,令其善为调摄,随用汤药十数剂,或用丸剂、胶剂二三斤,以断其根。”预防调治尤以保养精神为要。其人“在荡而不收者,宜节嗜欲以养精;在滞而不化者,宜节烦恼以养神;在激而不平者,宜节忿怒以养肝;在躁而不静者,宜节辛勤以养力;在琐屑而不坦夷者,宜节思虑以养心;在慈悲而不解脱者,宜节悲哀以养肺”。

随着明清时期温病学的迅速发展,诸多医家亦将治未病思想运用于温病的治疗中,如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提出“客邪贵乎早逐”,“欲为万全之策,不过知邪之所在,早拔去病根为要耳”。清代医家叶天士创立卫气营血辨证,在治未病思想的指导下,温病治疗时,为恐邪深入传变,提出“先安未受邪之地”,常常根据患者的体质情况结合温邪的特点,先证用药,以阻断病势的发展,正如其在《温热论》中提出肾水素亏而患温病者,邪虽未及下焦,治疗时宜于甘寒之中加入咸寒之品,以防其变。又如对“平素心虚有痰者”,不论邪在卫、气、营哪一阶段,总兼以养心化痰之法,主张用菖蒲、郁金、牛黄丸、至宝丹等开其闭,以防其“昏厥为痉”;对素有“瘀伤宿血”之人,若热传营血,则加入散血之品,如琥珀、丹参、丹皮、桃仁等,以防“瘀血与热为伍,阻遏正气,遂变成如狂发之证”。叶天士这种未雨绸缪之举,是控制温病发展的有效措施,对于温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上世纪70年代末期姜春华教授提出“扭转”、“截断”学说,截断疗法就是以拦截病势,阻断恶变为目的的治疗方法,它集中反映了中医“察病因,辨体质,审病势”的学术思想,是在叶天士的基础上,对治未病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综上所述,“治未病”理念在传统中医学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被历代学者和医家所推崇,其重视亚健康状态调节的预防医学思想,不仅代代相传,而且代有发挥。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对疾病预防和健康服务的理解和认识不断深化,部分有识之士及业内学者将目前我国严重的医疗卫生问题同中医治未病思想进行碰撞和融合,初步提出了治未病预防保健理论体系的概念,随着诊断手段和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亚健康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在采取多学科协作的同时,关注西方亚健康相关研究技术,取其精华,突出中医学特色,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医学的“治未病”思想的内涵,发挥其在亚健康状态调治中的潜在优势,拓展中医学术新的生存空间,促进世界医学的进步与发展,为人类的健康作出新的贡献。

全站最热

  • [腹部疾病] 拉肚子拉水

    很多人都会遇到拉肚子拉水的情况,特别是在大吃一顿或者是感冒的情况下。关于拉肚子拉水,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饮食问题,或者是因为肠胃问题。本页包...

  • [杨奕] 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

    本页提供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包括完整目录、共计6大章,66个小节的详细内容。涉及到全身的各个反射区,以及自然疗法、反射区疗法、食疗等。另外...

  • [穴位] 耳穴的名称,部位与主治

    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规律,耳穴在耳郭的分布犹如一个倒置在子宫内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其分布的规律是,与面颊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

  • [健康自测] 手掌发黄是怎么回事

    手掌发黄,一般是血管内血液不充盈或是皮肤营养不良的表现,这种情况通常是慢性病的征兆,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贫血、慢性结肠炎等。但手掌发黄同样...

  • [健康图库] 人体淋巴分布图图片

    这是关于人体淋巴分布图的图片,图片所在的文章是:20120910天天养生视频和笔记:何裕民讲淋巴瘤,癌,重压出的淋巴癌,图片尺寸390x378像素,格式是JPG...

文章评论

深度资讯月榜

本类周榜

随机深度资讯

  • 官方微信公众号
在任何搜索引擎中搜索一下“ 百年养生网 ”即可快速到达本站。